長篇小說《蒙古里亞》是作家、文化學者郭雪波回到老家科爾沁草原大漠歷時7年精心打磨出的一部關于書寫和探尋人之魂靈來龍去脈的小說。作品中郭雪波追尋著上世紀30年代末
探秘雙合爾山 包海梅包樹海 (發表在《通遼日報》2012.2.6) 在茫茫的科爾沁草原和沙地上,突兀起十幾座小小的山極為特別
在長白山腳下的建洲女真建立了大清帝國,統治中原和蒙古達二百多年。如果說逐鹿中原開拓疆域主要靠滿蒙聯盟的鐵騎勁旅,那么,從未受異族統治過的蒙古,又怎么被馴服了呢?
古代蒙古人尊崇狼圖騰。 在太古時候,草木茂盛,資源豐富,狼獵取的動物遍地皆是,不需要侵犯有自衛能力的人。即使人類發展到狩獵經濟階段,狼也不侵犯受人保護的少量牲
■金巴拉 科爾沁左翼中旗(簡稱科左中旗),建旗設置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至今已有378年的時間了。在建旗設置初期至民國晚期,在社會人文地理方面主要
金界壕,草原上的長城 包樹海 (發表在《通遼日報》2013.3.12) 北方大漠以游牧為主的國家,不斷滋擾以農耕為主的中原地
博王府的興衰與更替 包樹海 在科左后旗吉爾嘎朗中學院里,有兩棟清代建筑巍然屹立在院落中間,這就是著名的博王府議政殿的兩棟房屋,博王府是清
明安,既是科爾沁部軍事首領,又是大札爾古齊(法官)。他生有十三子,其中3個兒子無后嗣。其長子棟果爾隨清軍南征北戰,立了殊勛,在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為鎮國公
許多年前,在博王旗草地上牧鋪、包房常有穿著長袍,肩挎一桿胡弦的說書藝人,走街彈唱著蒙古族一首《達那巴拉》歌子。 這也是亦今影響最廣,家喻戶曉,盡人皆知
伊胡塔火車站是一個大鄭(大虎山——鄭家屯)線上的鐵路車站,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后旗伊胡塔村,建于1927年。火車站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甘旗
■薛彥田編著 巴拉根倉畫漫畫也是位高手。這一天,他來到報刊零售公司業務室,遞給正在看書的女業務主任一張漫畫。 業務主任見是
他,是五次參加全國民族運動會的“元老”級人物,也是草原牧民心中的“伯樂”。他,曾是“中國馬王”扎那的教練,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布魯的唯一傳承人,他就是滿都拉。
(李倩) 人們出于趨吉避兇的心理,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嚴格的禁忌。內蒙古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特古斯巴雅爾認為,禁忌的本質是使行為
洪荒遠古,神主宰著科爾沁草原。 由寶珠投胎、在母腹中孕育了三年的女神菊麗瑪就降生在這片草原上的一個蒙古包里。 她父親是一位能騎善射
科左后旗扎薩克建立初期,駐牧于塔日根(今甘旗卡鎮伊胡塔) 乾隆三年(1738年),和碩額駙齊默特多爾濟承襲郡王,清廷撥巨款在吉爾嘎朗興建王府,乾隆五
科左后旗地,唐代為契丹人住地,宋代屬女真人活動地,人口均無確屬。 16世紀中葉,科爾沁部臺吉明安及其屬民在今旗境一帶游牧,初步形成聚落。1632年,
祭火是科左后旗蒙古族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也稱祭火神。與漢族的祭灶神大同小異。一般都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祭火。古人以為火是神靈的化身,掌管著一家的禍福。傳說這一日凡
1945年“八?一五”光復后,甘旗卡一帶社會秩序紊亂,人心惶惶。當年冬季,甘旗卡受到一次數千人大股土匪的空前洗劫,商販和居民四散逃難,只剩下十余戶小商販和貧苦居
19世紀末,甘旗卡一帶還是人煙稀少,地勢寬闊,水草豐美的地方。當時為賓圖王旗跟博王旗交界處,地帶空曠,野生動物出沒其間是以天然獵場,兩旗獵人常到此地圍獵,以獵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