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伊胡塔火車站是一個大鄭(大虎山——鄭家屯)線上的鐵路車站,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后旗伊胡塔村,建于1927年。火車站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鎮伊胡塔村內,東距304公路100米。車站舊址周圍均是住房。該車站舊址建筑南北長50米,東西寬20米,面積約1000平方米。由于車站更新改造,伊胡塔車站舊址現已停用。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列強們為了掠奪原料,劃分勢力范圍,在我國的大地上修筑了數條鐵路線,中國的鐵路事業從一開始就帶上了殖民主義的色彩。在東北,日俄兩強為了各自的利益,修筑了中東和南滿等鐵路,鐵路沿線修筑了許多站點。1904年,日本和沙皇俄國為了爭奪在中國東北的勢力范圍,在中國國土上發動了戰爭。日俄戰爭的結果,使日本在中國東北南部地區取代俄國,并攫取了東清鐵路支線長春至大連的鐵路及附屬地,改稱南滿鐵路。1906年,日本設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代替日本政府“管理”在東北的“權益”。滿鐵通過南滿鐵路及其附屬地掠奪東北資源,對東北進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侵略。滿鐵鐵路系統對東北交通運輸業的壟斷激起了東北官民的極大憤慨。占據東北三省的奉系軍閥張作霖,1922年宣布東三省自治。當時,他在日、俄兩國的勢力范圍間,處處受制,極為不便,決心修建自己控制的鐵路。同時,京奉、東省、南滿三條鐵路相繼建成通車,東北人口增長,墾地增多,進出口貿易激增,客觀上也需要修建更多的鐵路,東北三省官合辦鐵路遂應運而生。張作霖不顧日本之反對,于1924年成立了自營自建鐵路的領導機構和執行機構——東三省交通委員會,開始筑建東北鐵路網。與此同時,部分愛國民眾也積極自籌資金建造鐵路。從1925年以后,張作霖以“自行籌款”方式,陸續建造了奉海(奉天——海龍)、吉海(吉林——海龍)、打通(打虎山——通遼)等鐵路。并計劃著手修建東北兩大干線:一是從葫蘆島經由通遼、齊齊哈爾至璦琿的西部干線;一是聯系京奉路,經由海龍、吉林到佳木斯的東部干線。張作霖還籌備建筑葫蘆港。其計劃是企圖通過自建鐵路,把奉、吉、黑以及內蒙聯系起來,以葫蘆島做吞吐港口,同時,在南滿鐵路的沿線設卡征收貨場稅等,用以限制日本利用南滿鐵路對我東北財富的掠奪。上述措施無疑具有張作霖企圖擺脫日本控制和干涉的傾向。九·一八事變爆發前,東北官民先后自行籌資興辦了錦朝、打通、奉海、吉海、呼海、鶴崗、齊克、洮索9條鐵路。當時全國鐵路85%是由外國資本控制,只有15%屬于國有。而這15%中有2/3是在東北,足見當時東北自辦鐵路事業成就的顯著。民國初年東北官民的自辦鐵路不但有利于東北地區的開發和工商業的發展,而且打破了滿鐵鐵路系統對東北鐵路運輸的長期壟斷,粉碎了日本企圖以控制鐵路滅亡中國東北的狂妄野心,在近代中國東北反帝斗爭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打通鐵路是在原虎濠鐵路基礎上接展而成的,是東北地方政府在1922年籌議建造的東西兩大鐵路干線中西大干線的南段,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段。虎濠鐵路最初是京奉鐵路為運輸黑山縣八道壕煤礦煤炭而修建的一條運煤專線。“八道壕煤礦在黑山縣西北18公里,是張作霖個人投資開辦的煤礦。日產煤可達300噸。張作霖和奉天礦務局總辦閻廷瑞計劃自辦窄軌距鐵路運煤,煤炭主要用于供應京奉路。張作霖與京奉鐵路局協商,使用路局資金和技術修一條支線,從打虎山站至煤礦28公里稱虎濠鐵路。“虎濠鐵路于1921年9月開工修建。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后一度停工。張作霖宣布東三省自治后,原京奉鐵路關外段由新成立的奉榆鐵路局接管。虎濠鐵路也由奉榆鐵路局接收續辦,并于1922年12月19日完工。
東三省自治后,東北地方當局逐漸采取積極的筑路政策,并籌議自主修筑東西兩大鐵路干線。西線即計劃將現有的虎濠鐵路延長至通遼,以與四洮鐵路鄭通支線接軌,作為西大干線的南段,與京奉鐵路在打虎山相接。1923年4月,虎濠鐵路開始由八道壕向新立屯接展,1925年7月完成,隨后繼續向彰武鋪軌。日本當然明白打通鐵路的重要性,知曉東北地方當局展筑打通鐵路是有計劃的。此路如若建成,必將對南滿鐵路利益造成極大損害。因此,當得知打通鐵路開工后,日本立即向東北地方當局提出抗議,以與南滿鐵路平行為由阻止其建筑。由于日方的無理阻撓,加之連年用兵,路款支絀,打通鐵路的建設進行得十分緩慢。但“郭松齡反奉事件”結束后,“當局以戰時黑省軍隊南下,頻受要挾,深感痛苦!乃決計加速興修打通,以期速與北滿打成一片,以利軍事。乃不顧一切悍然為之。”打通鐵路斷斷續續修了7年零1個月,終于1927年10月11日完工通車。打通鐵路自京奉鐵路打虎山(今大虎山)站出發,中經黑山縣、八道壕、芳山鎮、新立屯、十家子、泡子、郭家店、彰武縣、馮家窩棚、章古臺、阿爾鄉、甘旗卡、伊胡塔、巴胡塔、衙門營、木里圖,終止通遼縣,全長251.17公里。全路于1927年11月15日正式通車營業,工款材料皆由京奉鐵路供給,筑路共費約714萬元。伊胡塔車站就是在打通鐵路建設期間修建的一座小型車站。
打通等鐵路線的修建,打破了日本南滿鐵路對東北的運輸壟斷。為民族的振興打了一支強心劑,為中國人爭了光。隨著歷史的發展,鐵路事業的發展,伊胡塔車站一直發揮著營運的作用。伊胡塔車站舊址今天雖已停用,但伊胡塔車站舊址作為東北地區中國人修筑鐵路事業的歷史見證,對于研究東北地區的鐵路發展史有舉足輕重的作用。2010年伊胡塔車站舊址被通遼市確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閆洪森、劉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