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美麗的科爾沁草原,哺育了一個代代身懷絕技的整骨世家。1971年1月出生的包占宏是包氏蒙醫整骨世家的第五代傳人,現任市蒙醫整骨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自治區首批“基層名蒙醫”,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并獲得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出師證書,是我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科爾沁正骨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受家庭的熏陶,包占宏從小便立志做一名救死扶傷、積德行善的整骨醫生。特別是他得到了父親的真傳,加之自幼好學,15歲時,就掌握了蒙醫傳統整骨療術,樹立起高尚醫德。
包占宏刻苦鉆研,在繼承中求發展,把傳統整骨推向了新的層次。他吸收現代科學技術,填補了傳統整骨中的空白,研究出很多新技法。有一位髕骨骨折分離的患者,按常規要進行大面積開口手術內固定,這樣會導致愈合時間長、患者痛苦多、膝關節強直等不良后果,而且費用也高。包占宏憑借精湛的醫術和多年的經驗,僅開1厘米的傷口就復位了移位的髕骨,解除了患者的痛苦。他針對肘關節脫位創新了“單人相推法”,僅用5秒鐘就可將其復位;將穴位按摩融入到傳統整骨治療中;開發出骨折患者治療三期功能練習新技術,為蒙醫整骨增添了新色彩,為中國醫學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他常說:“救助急難,是我唯一的目的。”他堅持以人為本、病人至上的服務理念,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醫風優良,醫德高尚。20多年來,慕名而來的骨傷患者數以萬計,既有古稀老人,也有襁褓中的嬰兒。只要經過他的救冶,都會滿意而歸,完美詮釋了“身患沉疴慕名來,傷愈輕盈惜別歸”。
包占宏鉆研不輟,勇攀高峰,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自己多年的整骨臨床實踐結合起來,編寫了100多萬字的論著。有20余篇論文發表在《中國中醫骨傷科》《中醫正骨》等20多家報刊雜志上,受到專家的好評。多年來,他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患者的信任,贏得了**的贊譽。
記者 陰文娟 實習生 郝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