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科爾沁伽藍之旅(五十七)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科爾沁伽藍之旅(五十七)

轉載 木蘭2017/05/11 08:18:20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通遼日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591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一、庫倫漢傳佛教的佛事活動

 庫倫街的關帝廟會(俗稱“老爺出巡”“洗大刀節”),為諸多廟會中規模最大、場面最壯觀的佛事活動。從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建廟到1944年,廟會成了庫倫人的傳統節日,規模越辦越大,場面也越辦越紅火。

 每年的農歷五月十三為關帝廟會。廟會都由庫倫街商會主持,籌措資金,安排活動,布置寺院。為了體現職責分明,商會排定每年由一家商號值年。當值的商號由老板或掌柜出面操持一切,成為值年人。各大小商號、店鋪、作坊除供奉例銀外,還要各自組織安排節目,如“五花棍”“秧歌”“抬歌”“背歌”“耍中幡”“高蹺”“旱船”“舞獅子”等。對此,各大小商號都很盡心。一方面向關帝祈求庇佑,一方面是夸富耀榮,希圖隆盛。即使是平日里克扣百姓、惜財如命的吝嗇鬼,此時也要做出慷慨解囊的“大方”表示。

 到五月初八、初九,商會的值年人或受委托的執事,到關帝廟“辦公”。準備工作從清掃殿堂和搭棚開始。每年廟會前都要把關帝廟二進院內完全棚住。正殿廊檐下設樂班,西側稱武場,即鑼、鼓、鈸等打擊樂;東側稱文場,即笛、管、笙、簫等吹奏樂。正面石板甬道前方兩廂排列兵器架,上面擺著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十八般武器。后面是老爺的半朝鑾駕:有“肅靜”“回避”牌匾和彩旗,還有方纛、金瓜、鉞斧、八抬轎。

 到五月十二為“獻馬”活動。各個商號店鋪的老板或掌柜的都把自己心愛的好馬披掛整齊牽到關帝廟,在鼓樂聲中拉上正殿臺階,從大殿東門進去,來到關帝坐像前以示虔誠。然后從西門牽出,騎著在庫倫街上夸耀一番。關帝廟山門外,小河岸邊坐南朝北搭起一座座大戲臺。一些大商號、號鋪和作坊還在兩側搭起看臺。庫倫中街和后街各臨街店鋪、商號都彩燈高掛,粉飾一新。門前都是黃土墊道,清水潑街,專候老爺出巡。

 十二日深夜,廟會的值年人沐浴凈身后率領若干人在鼓樂聲中來到關羽的行宮,即正殿的西廂房內。這里放著一尊關羽的藤編坐像,坐像高2米有余,面如重棗,五綹長髯。值年給關帝叩首請駕,為老爺披掛停當,從廂房中把行像背到外面天井里放著的八抬轎上。

 五月十三日早七八點鐘,廟上的大鐘敲過三通為號,人們齊聚到廟上。各路執事都按部就班。值年人查點完畢后喝令:“起駕——起駕——!”此時,山門支起的小鋼炮“隆隆隆”三響,文武場頓時齊聲奏樂。浩浩蕩蕩的出巡隊伍依次開出山門。

 大隊之前是二十四匹標槍對子馬。這些馬多數已在頭一天“獻馬”活動中露面,只是騎手都換了人。他們個個身穿“號服”,手擎標槍彩旗。對子馬之后,是廟上收養的幾匹赤兔馬,個個是雕鞍彩轡,膘肥體壯,紅似炭火。其中還有一匹是關帝的坐騎,背上馱著關帝牌位。隨后是鼓鈸和開道的銅鑼。銅鑼并排兩面,每面各有兩人抬著,上插一面小旗,寫著“金鼓”二字,后面的人手握鑼槌,一路敲打。武場之后是文場——笛管笙簫,吹打彈拉,人數三四十名。緊隨其后的是“半朝鑾駕”。幾十桿彩旗迎風飄揚,一桿鑲邊大旗,中間一桿繡著一個“關”字,赫然醒目。八面“肅靜”“回避”牌子,十幾柄黃羅傘、紅羅傘,還有低頭龍、抬頭鳳、金瓜、鉞斧、朝天蹬。身背印璽、手捧圣旨和手持令箭的執事跟隨其后。在八只提爐后面有幾十至上百的上香人,個個手擎金錠香,列隊而行,值年人手托關帝像,走在老爺的八抬大轎前,轎左右各一人,手持龍鳳旗,轎后一人舉著方形罩傘,簇擁而行。走在關帝轎前的還有周倉。他身披鎖子連環甲,頭頂鐵盔,面如鍋底,肩扛青龍偃月刀。 (待續)

喬子良 崔寧 編著

連 載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