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喬子良 崔寧 編著
1937—1940年(54~56歲),擔任偽滿洲國喇嘛宗教團的教務長,后由偽興安北省省長額爾沁巴圖邀請赴海拉爾繼續從事佛教活動。抗戰勝利后,舍冷旺布于1946年8月16日,隨同其五弟蘇達那木達爾濟和阿魯科爾沁旗的塔日巴喇嘛到阜新蒙古貞旗陶斯營子暫住。正當舍冷旺布猶豫不決之際,噶拉藏葛根(阜新巴達瑪王楚克廟葛根)等前去動員他們返回內蒙古,并傳達了烏蘭夫同志的邀請和保護宗教人士的政策和指示。但其弟弟蘇達那木達爾濟對此極為不滿,蘇達那木達爾濟為了其在奈曼旗末代札薩克的統治地位,擔任了國民黨奈曼旗旗長。舍冷旺布對其弟弟幾經勸阻無效,他毅然決定同胞弟蘇達那木達爾濟分道揚鑣,奔向共產黨,走向光明。1946年10月,由噶拉藏葛根率領宗教界的著名人士、葛根、呼畢勒罕、邁達里葛根、包日和碩葛根、查干葛根、敖來海力根喇嘛、胡蘆蘇臺喇嘛等,經由包日和碩廟奔向東蒙政府所在地王爺廟(烏蘭浩特)。1947年5月舍冷旺布等參加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大會,當時舍冷旺布葛根向自治區政府貢獻了200塊銀大洋和一些元寶,及全鞍好馬一匹,表示對自治區政府的擁護和慶賀。
舍冷旺布作為出身貴族家庭的佛教人物,能以大局為重,同胞弟分裂,并參與內蒙古自治區的成立,這對內蒙古東部地區宗教上層人士和廣大蒙古族群眾的影響是很大的。
舍冷旺布從1947年5月起,便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歷任顧問、參事等職。1954年他從烏蘭浩特遷到呼和浩特后,又出任中國佛教協會內蒙古分會副會長(莫日根葛根為會長)。
1964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委員。在“文革”中,舍冷旺布也遭到了不公正的審判、批斗。他的經卷、醫藥著作和資料亦被焚毀。他不幸于1968年8月在呼和浩特席勒圖召圓寂,時年82歲。
七、錫勒圖庫倫札薩克達喇嘛
第一任札薩克達喇嘛希日巴喇嘛,經清太宗批準移居庫倫,劃定疆界,作為其宗教領地,曼珠希禮庫倫從此稱開始。到1931年,南京政府下令錫勒圖庫倫政教分立為止,此地共有23任札薩克達喇嘛。據《錫勒圖庫倫喇嘛傳匯典》記載,該旗札薩克達喇嘛歷代世系是:
第一任札薩克達喇嘛希日巴喇嘛
大約16世紀50年代,希日巴喇嘛出生于青海阿木多地方的薩木魯家族。少年時出家當喇嘛,青年時期到西藏哲蚌寺深造修行,成為一名學識淵博的喇嘛。大約在16世紀70年代,希日巴喇嘛應阿拉坦汗邀請,跟隨第三世達賴喇嘛到青海活動;80年代又隨第三世達賴喇嘛,來到內蒙古土默特部。當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后,他返回青海薩木魯家族地區,建立本族族廟——巴州廟。這以后不久,希日巴喇嘛再度來到內蒙古,先在土默特地區修持傳教,后到內蒙古東部地區進行傳教活動。16世紀末期,他在喀喇沁和巴林一帶傳教,坐禪修行,因被譽為“曼珠希禮”喇嘛而揚名。大約17世紀初,希日巴喇嘛便同剛剛強盛起來的后金政權建立了聯系。據《匯典》記載:清太宗皇太極十分尊敬喇嘛。天聰三年(1629年),皇太極委派達爾罕察罕綽爾吉拉西額爾、侍衛和班弟三人,前去請曼珠希禮希日巴喇嘛到盛京。希日巴喇嘛來到盛京近郊時,使者達爾罕察罕綽爾濟喇嘛用皇太極的御騎迎接他。到盛京后,住在北塔東側專為他新建的寓所。皇太極帶領文武官員前去看望,設宴款待,囑咐喇嘛常住盛京,從事宗教活動,并規定喀喇沁四個札薩克旗,每年給他提供米一千斛。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