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喬子良 崔寧 編著
五、大沁廟著名高僧
葛根是喇嘛中學識較深并擁有最高權威的統治者,大沁廟葛根共轉生六世。
一世葛根。隨著喇嘛教在本地影響的加深,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第六任奈曼旗札薩克郡王卻經與旗內王公臺吉聯名奏請朝廷,要求把轉生于西藏的呼畢勒罕——圖布丹喇嘛請到大沁廟,立為博克達因扎爾禮克音葛根,世世崇拜。康熙帝準奏后,卻經先把圖布丹請至北京的奈曼王府供奉。與此同時,在大沁廟原址(今伊和大沁嘎查東邊榆樹林處)新建了磚木結構的廟殿。隨后選擇黃道吉日把圖布丹喇嘛請到大沁廟,正式立為大沁廟第一世葛根,稱號為“扎爾禮克音葛根”。這位葛根44歲圓寂。
二世葛根。扎爾禮克音葛根雖已轉生于西藏,但尚未請到大沁廟前就夭折,年僅11歲,名叫海日布多爾濟。從此大沁廟葛根的繼承人便中斷了一個時期。
三世葛根。正逢此時轉生于本旗品布臺吉家里。三世葛根11歲坐床,其名叫業喜巴拉倉。翌年,清乾隆皇帝御筆題詞“壽寧寺”的匾額賜于大沁廟,蒙古語為“烏力吉呼爾特奇蘇莫”。并賜該廟葛根為“呼圖克圖”,該廟喇嘛也都獲得了度牒與獎賞,甚受關懷。大沁廟第三世葛根業喜巴拉倉49歲圓寂。
四世葛根。扎爾禮克音乃是“駙馬王”德木楚克扎布時期請到廟里坐床的。此人名叫洛來尼瑪,56歲圓寂。
五世葛根。出生在今太山木頭蘇木毛浩爾嘎查一個名叫圖木熱的窮人家里,名叫敖斯爾,但又以“貧寒家境,焉生活佛”為由不予承認,敖斯爾一直在家務業。幾經周折,在他三十幾歲時才被請到廟里立為葛根,此人后來視力衰退,54歲時圓寂。
六世葛根。也就是末代扎爾禮克音葛根,轉生于蘇魯克旗(今遼寧省彰武縣一帶),名叫扎木樣卻道爾。奈曼旗第十三任札薩克瑪什巴圖爾于光緒十三年(1887年)將其請到大沁廟為葛根。他主持大沁廟五十余載,于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去世,時年68歲。此人在任期間,曾去過印度、西藏等地。相傳,他自大連乘輪船抵印度加爾各答,后進藏學習經典佛學及廟宇建筑設計、工程技術等專業知識,第十八個年頭才回到奈曼。民國初年,他在重建大沁廟中發揮了驚人的才華。
至此,自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起,至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止,先后有六世扎爾札克音葛根主持大沁廟二百四十余年。
六、包日和碩廟著名高僧
包日和碩廟(安樂寺)共五世葛根:
一世葛根。是建廟初期的一個老喇嘛,卒于浩沁蘇木(傳說他是從內地來的和尚)。
二世葛根。轉世于旗內平民家庭,卒于包日和碩廟。
三世葛根。轉世于旗札薩克宗族臺吉家庭,卒于包日和碩廟。
四世葛根。是旗十二任札薩克王薩喀拉之子占巴拉道爾吉,卒于包日和碩廟。
五世葛根。是旗十三任扎薩克王瑪什巴圖爾(又名拉布丹)之子舍冷旺布(人稱“大爺葛根”)。
舍冷旺布(又名丹畢嘎日布、丹畢道敖日布)博爾濟吉特氏,于光緒十二年(1886年)出生在奈曼旗大沁他拉。
光緒十九年(1893年),8歲時被請到包日和碩廟坐床;9~14歲在廟里學藏經;15~23歲在包頭市五當召向丹森喇嘛拜師學經;23~27歲主持包日和碩廟;28~33歲又到五當召學經深造;34~35歲主持包日和碩廟;36歲第三次去五當召,在學經的同時,還向東科爾及甘珠爾瓦兩位葛根傳授佛經。到1940年,經過20多年的努力,舍冷旺布取得了佛學多然巴的學位;36~51歲赴印度加爾各答取經,回來時取道香港、北京,返回包日和碩廟。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