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科爾沁伽藍之旅(二十六)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科爾沁伽藍之旅(二十六)

轉載 安娜2017/02/28 09:20:39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通遼日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672 閱讀 0 評論 8 點贊

喬子良 崔寧 編著

永福寺的大雄寶殿為九九八十一間,屬藏、漢合璧的兩層建筑。二樓供奉義德瑪佛及十六尊者。

 一樓為大雄寶殿。正中供奉鎏金釋迦牟尼,東壁柜架為108卷《甘珠爾》佛經,西壁柜架為225卷《丹珠爾》佛經。

西廂房5間,供奉王母娘娘,是寺院葉日乃會議的舉辦地。

 東廂房5間,管理寺廟后勤工作的管倉大喇嘛,“尚斯德”“迪娃”“珉日瓦”“筆帖式”等喇嘛在此辦會、議事。東廂房正南建有芒占房(大鍋房),內置兩口芒占鍋,平時是寺院喇嘛的廚房。

永福寺天王殿兼山門三間。無大型活動時不開正門,寺院僧侶和施主均走兩邊側門。

永福寺鼎盛時期是20世紀20年代,僧侶達到150人,解放前夕僧侶銳減至71人。

 永福寺有“葛根”活佛。所設的“古什”活佛平時住雙福寺或嘎查廟。其他職爵的喇嘛如達喇嘛、“伊如格樂”達喇嘛、“管倉”達喇嘛,“佬本”喇嘛、“格布貴”喇嘛、“翁斯德”喇嘛;“給誦阿”“坭日娃”“迪娃”等職位和“朝爾吉”“古什”等恩賜職稱的喇嘛均有其人。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永福寺舉行伊如格樂會。在這個新年伊始的大型誦經會上,施主們布施牛、羊,施舍茶飯。寺廟喇嘛用兩天兩宿的時間唱誦“義德瑪”祝辭經,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百姓安康、天下太平。此時,年味未盡,又是農閑時節,寺院內善男信女聽誦佛經,寺院外小伙子和孩子們踢嘎日哈論輸贏。(蒙古語稱踢紅迪,大人踢牛嘎日哈,小孩子踢羊嘎日哈。將嘎日哈的正腹面染成紅色,置于土堆上用力踢出,落地時染紅的腹面朝上者為贏。)

 農歷四月十四、十五,舉行嘛呢會;七月十四、十五,舉行查瑪會。義德瑪廟的查瑪舞是從嘎查廟傳入的“吵爾吉樂”鬼神舞。從七月二十至九月初五的45天,為葉日乃會議的時間。屆時,指派15——25名專業喇嘛誦經。從農歷十月初一至初三,舉行“伊如格樂會”,十月二十五是宗喀巴圓寂日,所以永福寺點亮千盞佛燈,誦《宗喀巴佛贊》和《皇帝祝辭經》,并連誦一千遍。從臘月二十五至二十七,舉行小型誦經活動。辭舊迎新誦《固日莫經》,請“騷日”。

(四)永慕寺

 科爾沁左翼后旗第十代札薩克僧格林沁,忠實于清廷,稱為欽差大臣。率領清兵兩戰大沽口,大敗英法聯軍,威武不屈。清咸豐帝賜“博多勒噶臺”號,并賞朝珠一串、四團龍補褂一件。1865年陣亡后,在科爾沁左翼后旗南部邊境(今遼寧法庫縣四家子蒙古族自治鄉)敕建陵園。院內僧格林沁墓前,以赑屃為基,上豎立一丈七尺高的青石盤龍巨碑。上刻清同治帝圣旨“……三朝之寵眷,經百戰之勛名,由懿戚而備屏藩,典旗營而依禁御,屬以匪蹤之竄攏,愛修戒政以殲除,命而專征……先帝之恩,用晉親王之爵,泊乎朕承大同,深倚重臣,御侮折沖督師五省,侵寒耐暑,臨陣六年,奮爪士以同仇,熊羆共壯……諭加封而典渥,緬茲忱梱,於謚曰:‘忠’。於戲!炳千秋日月之光,貞珉永勒, 挹萬古云霄之氣,亮節常昭,式峙穹碑,敬承庥命。”充分肯定了僧格林沁親王的功勛。

 為了讓家鄉父老懷念已故僧王和子孫后代永記他的功勛,于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年),由旗札薩克出資,協理臺吉達松阿專門負責承招木瓦能工巧匠,在瑪如德努克古力古臺村西南風水寶地修建一座小型寺廟稱“呼日格蘇莫”(蒙古語譯為畫像廟),寺內供奉鎏金釋迦牟尼和僧格林沁大幅坐畫像。

 初建時,有13名僧侶燒香明燭,終年香火不斷。寺廟建成后按程序報請民國政府備案,并由民國政府賜名“永慕寺”,鑲藍底金字橫匾掛于寺院大門。從此,博王旗內傳誦《僧王贊》99首,旗民廣泛歌頌僧格林沁親王的功績。此歌作為科左后旗民歌傳誦至今。

 永慕寺剛建成時,周圍無人家。建廟后因廟而聚,因廟而興,逐漸形成村落并以廟起蒙古語村名,稱“呼日根蘇莫”。

(五)德惠寺

 德惠寺遺址在原伊胡塔鎮伊胡塔村,原稱希如德努圖克廟,習慣稱“察哈爾廟”。希如德努圖克的臺吉們用蒙古語稱“烏力吉呼圖克圖蘇莫”。

 據日本人寫的《伊胡塔調查記》記載,“德惠寺于清光緒甲午年(1894年)修葺一新”,《調查記》中有“是年建”的字樣。但通過實際考察希如德努圖克后,考察人員認為當年有可能是修繕。 (待續)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