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科爾沁伽藍之旅(十八)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科爾沁伽藍之旅(十八)

轉載 安娜2017/02/09 08:48:12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通遼日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699 閱讀 0 評論 1 點贊

 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廟宇。依次建滿巴扎倉、卓德巴扎倉、丁科爾扎倉、卻伊拉扎倉、蘇格沁大殿。至嘉慶十一年(1806年),歷時21年主體建筑建成。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附屬建筑全部竣工。當年由清廷頒發滿、蒙、漢、藏四體書寫“集寧寺”九龍金匾。廟的周圍40公里內,土地人民及一切出產,均歸廟支配,故該廟財富的豐盈,占內蒙第一位。并由達爾罕王賞賜100戶阿勒巴特。

 縱觀莫力廟一部興衰史,歷經天災、人禍、戰亂,可用24字高度概括:順治始建、康熙擴建、乾隆重修、嘉慶竣工、“文革”淪毀、當下再造。

 在宏揚莫力廟文化的當下,本文旨在通過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讓消失的莫力廟還原歷史面目,重現當年輝煌。

2.蘇格沁大殿

 蘇格沁是寺廟管理中心的意思。蘇格沁大殿相當于西藏錯欽,占據全寺中心位置,由山門、鐘鼓二樓、東、西廂房及蘇格沁大殿組成。四周圍墻,獨立院落。

 山門進深二間橫寬五間,方門圓窗;門前設柱廊,硬山頂覆灰瓦。兩側影壁與房連體,形似鳥之雙翼。山門兼天王殿,內供布袋和尚、韋馱及四大天王。北天王背景復雜,來歷不凡,兼司財神,四天王中唯有他單獨出現。

 山門前立一對石獅,增添威儀。又立一對旗桿,或稱瑪尼桿,其中一根頂為三股戟,稱花蘇力德,相傳為成吉思汗戰旗之一,蒙古族特征明顯。山門對面設影壁墻,中間形成廣場,可供跳“查瑪”舞。

 進入山門,左右鐘鼓二樓,歇山頂覆灰瓦,開圓洞窗。讓人想到一副楹聯:“晨鐘暮鼓警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迷途人。”

蘇格沁大殿前面兩側為東西廂房,供奉佛像。

 蘇格沁大殿為典型漢藏合璧建筑,又稱81間大雄寶殿。內設大經堂。從側面上,該殿分成二層和三層兩部分。正面設門廊,廊壁彩繪六道輪回圖和斯巴霍圖(九宮八卦圖)及四大天王。兩側為梯形窗,上部女兒墻中間鑲嵌銅鏡避邪,上下各有一道白色圈點象征星辰。殿頂裝飾:正面為八幅輪和對立金鹿,四角設寶幢、法幢。金光閃爍,輝煌耀目。殿頂建筑:二層之上建左右漢式亭閣,歇山頂覆琉璃瓦置寶幢;正中位置加建采光天窗,高出殿面,如同樓閣,歇山頂覆琉璃瓦置寶幢。三層之上,建左右漢式亭閣,歇山頂覆琉璃瓦置寶幢。一層正中供奉鎏金銅三世佛,兩側供奉八大菩薩及十八羅漢。八大菩薩順序是:阿日雅寶勒(觀世音)、曼殊希禮(文殊)、昆都桑布(普賢)、薩義寧布(地藏)、瓦其爾巴尼(金剛手)、邁達里(彌勒)、那木林寧布(虛空藏)、海巴那木斯勒(除蓋障)(《內蒙古喇嘛教史》536頁)。十八羅漢順序是:因竭陀、阿氏多、伐那婆斯、迦里迦、伐阇羅佛多、跋陀羅、迦羅迦伐蹉、迦諾迦跋黎墮阇、巴古拉、羅喉羅、注荼半托迦、賓頭羅跋羅墮、半托迦、那迦希、蘇頻陀、阿秘特、摩耶夫人、邁達里佛(《內蒙古喇嘛教史》545頁)。殿內四壁佛龕內供奉千尊菩薩像。

 值得一提的是,該殿采用西藏最高建筑工藝“都綱法式”建造。所謂“都綱法式”,即平面呈回字形,中部升高,周圍是回廊的形制。經堂中央以如林長柱升起天井,直通高敞天窗,用以采光。大經堂平吊井口六字真言天花,柱面均用栽花羊毛氈包飾,增添富麗堂皇之感。

 二層樓內供奉章必祥、蘇勒德、觀音菩薩塑像及經卷等;三層樓內供奉鎏金銅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保存金字《甘珠爾》經卷,金佛燈、銀香爐等供器俱全。

3.扎倉

扎倉供喇嘛研究佛學。莫力廟設醫學扎倉、密宗扎倉、時輪扎倉、顯宗扎倉,相當于一座綜合學院。

 滿巴扎倉(醫學部)。研究藏、蒙醫學理論和醫術的學部。供奉敖特奇佛(藥師)、阿尤喜(無量壽)和拉哈木(吉祥天母)等。在滿巴殿東側建立菩薩殿,供奉觀音、文殊、普賢、地藏四大菩薩及白、綠度母。

(待續)

喬子良 崔寧 編著

連 載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