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 科左后旗朝魯吐鎮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07戶、786人,為幫助這些人穩定脫貧,該鎮根據不同情況,因戶因人施策,實施健康扶貧、產業扶貧、金融扶貧,確保精準脫貧不落一人。
一大早,鎮衛生院的照日格圖大夫就帶著出診儀器來到高位截癱患者包龍家,為他做定期檢查。今年51歲的包龍,三年前在自家農田干活兒時,意外受傷造成高位截癱,高額的治療費用加上兩個孩子的學費,讓這個家庭入不敷出,妻子只好把包龍接回家中照顧。針對他家實際,鎮里將包龍納入家庭病床扶貧工程,由新農合報銷醫療費用,讓一家人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截至目前,該鎮累計建立家庭病床53個,核銷醫療費用22萬余元,有效緩解了因病致貧貧困戶的經濟負擔。
那林塔拉嘎查建檔立卡貧困戶包剛家也是因病致貧戶。今年3月,包剛通過“金融扶貧富民工程”“央貸扶”等扶貧政策,貸款8萬元買了8頭牛,鎮里還幫他上了養牛保險。包剛說:“我現在養了10頭牛,明年至少能下6頭牛犢,有四五萬元的收入。到那時,我家就徹底脫貧了!”
該鎮依托合作社、養牛協會等經營主體,按照“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對無勞動力、老弱病殘、鰥寡孤獨貧困戶進行產業扶貧,由合作社對貧困戶的黃牛進行集中養殖,年終統一分紅,保障貧困戶穩定脫貧。截至目前,全鎮依靠“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增收的貧困戶有43戶。下一步,該鎮將協調各方力量為養牛合作社申請貸款,在全鎮推廣“合作社+貧困戶”養牛模式。
(邱明媚 包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