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精準扶貧 開展新農合“家庭病床”
轉載
mingyu于 2016/11/23 01:07:37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科爾沁都市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347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為解決因病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的康復期治療及后續醫藥費用報銷等問題,在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科左后旗實際,2014年初制定并出臺了“新農合家庭病床”制度及補償辦法,創新服務方式,進一步減輕了臥床患者經濟壓力,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截至目前,全旗新農合“家庭病床”累計建床救治18319人次,新農合補償634萬元。
走訪調研 制定辦法
2013年,科左后旗成立了由旗衛生局、合管辦以及基層衛生工作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對全旗19個蘇木鎮場因病臥床患者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入戶走訪,將臥床患者家庭現狀、病情等基本情況進行收集、整理,有效掌握實情,并形成了以“提高臥床患者的醫療保障水平”為主要內容的調研報告上報旗委和通遼市合管辦,得到了旗委、旗政府、市合管辦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旗政府制定出臺了《科左后旗新農合“家庭病床”暫行辦法》,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嚴格程序 明確職責
將臥床不能自理的殘疾(肢殘)人、五保戶、患惡性腫瘤晚期、心腦血管疾病后遺癥、風濕、類風濕以及其他老年慢性疾病納入新農合“家庭病床”管理范圍。基層衛生院為符合條件的參合患者填寫《科左后旗新農合家庭病床申請表》,由家屬簽字確認,上報旗合管辦審批后方可開展治療。新農合家庭病床每個建立周期最長不得超過15天,每個治療周期視作一次住院,列為定額付費項目進行報銷,每療程總費用為450元,其中患者自付費用100元,新農合報銷350元,年封頂線為4200元/人。由新農合定點蘇木鎮衛生院對本轄區內符合規定的臥床(不能行動和自理)且住院治療確有困難的參合農民進行登記造冊,根據患者病情和醫療需要在其家庭設立病床進行醫療服務,定期給予治療并進行隨訪。衛生院也可出資委托和指導具備服務技能及條件、醫德醫風良好的定點嘎查村衛生室工作人員進行技術服務,藥品、器材、器械、輔助檢查等項目必須由設立家庭病床的衛生院提供,保證臥床患者得到系統的治療和康復。
積極探索 有效拓展
根據社會發展需要, 2015年科左后旗開展了健康養老(醫養一體)項目,主要是針對敬(養)老院患病老人住院陪護難的問題由鎮級衛生院在敬(養)老院設立衛生室,提供上門醫療服務,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醫養結合的目的,同時也是家庭病床工作的一個完善和延伸。目前已經在甘旗卡、散都、金寶屯、吉爾嘎朗、茂道吐等地敬老院開展該工作,共建立病床100余張。由衛生室醫生和護士負責系統治療和護理,新農合部門按照“家庭病床”項目標準給予報銷,同時結合新農合門診慢性病補償辦法,針對患有慢性疾病患者的門診醫藥費用在年末給予報銷,“家庭病床”項目和門診慢性病補償每年累計報銷金額可達到5000-6000元/人,新農合報銷后患者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門承擔。
加強領導 強化監督
為確保每個建床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療,旗政府成立領導小組,下設由衛生局主要領導為組長、合管辦負責人以及各蘇木鎮衛生院負責人為成員的家庭病床工作小組,負責具體工作實施;由紀檢、人大、政協、財政、審計等部門組成監督小組,負責對基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制定并出臺了《科左后旗新農合稽查實施辦法》,成立了新農合稽查領導小組和稽查大隊,采取不定期和抽查的方式對患者建床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家庭病床患者采取動態管理,對不符合建床要求的患者一律不予核銷,有效防止了農合基金的浪費和不合理使用等行為。
通過幾年來不斷的探索和完善,家庭病床制度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不僅使臥床及行動不便的患者得到及時的康復治療,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贊同。
記者 張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