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哈民遺址遠古大揭秘 (一)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哈民遺址遠古大揭秘 (一)

轉載 安娜2016/10/21 14:47:16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通遼日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8401 閱讀 0 評論 10 點贊

王明義編著

連 載

第一章 驚天發現

一、哈民小村

 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的西部,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蒙古村落,它的名字叫哈民艾勒嘎查。哈民艾勒嘎查位于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鎮東南約15公里,距通遼市區50公里。這里南望西遼河,北靠新開河,是大興安嶺東南邊緣,科爾沁草原腹地。

 哈民艾勒嘎查,這個名字很拗口,也很陌生。哈民,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法是它是科爾沁沙地上生長的一種草的名稱,而更多人的說法則是清末民初有一個叫哈民的喇嘛在此地傳經布道,廣結善緣,后來這里聚戶成村,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起了村名;艾勒,蒙古語,意思為村落、村莊;嘎查,蒙古語,意思為村。

 蒙古族地區行政機構的名稱與漢地不同,蒙古族人口聚集的地區多以旗、蘇木、嘎查而得名。旗現在相當于縣,滿語,“固山”的意思,原為軍事單位,每旗有7500名兵士,有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等,清朝奪取政權之后,在蒙古地區實行蒙旗制,后逐步演化為今縣一級行政區域單位;蘇木,蒙古語,意思為箭,原為清代蒙古旗下的一級軍事、行政單位,漢語稱“佐領”,每蘇木有箭丁150人,1954年后,相當于鄉鎮;嘎查,蒙古語,意思為村。

哈民艾勒嘎查,簡言之,意思為“哈民村莊”,我們就姑且叫它“哈民村”或“哈民小村”吧!

 哈民村很小,僅有100多戶人家,絕大多數為蒙古族。哈民村很不知名,全國、全區且不說,就是在通遼市的版圖上也很難查找到它的名字。

 哈民村的立地條件很一般。它坐落于一片土質貧瘠的沙沼地之中;但是村落規整,街路干凈,紅瓦白墻,綠樹掩映;村部、衛生所、文化室、村民廣場、便民超市等一應俱全。這得益于自治區黨委、政府全力推行的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

 哈民人的日子過得很瀟灑。他們耕種著自己并不豐饒的土地,放牧著自己有限的牛羊,每家都有一個大院落,種些蔬菜果樹,養著豬雞鴨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喝點小酒,打點小牌,看點電視,聊點“新聞”,有滋有味地生活著,恬靜、安適、祥和、悠閑。

哈民村歷史上沒有出過名人,而在現今,哈民人津津樂道的是這里出了一位副省長。

這就是哈民村,內蒙古科爾沁草原上許許多多平凡村落中的一個。

二、沙坨出寶

 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哈民艾勒嘎查一夜揚名——這就是距今5500年至5000年前哈民忙哈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的發現。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震驚了中國考古界,迷倒了諸多的考古專家和文博專家,也當之無愧地榮膺國家文物局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1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010年初春的一天,乍暖還寒。

 哈民村一個王姓的牧羊人在這片坦露著黃乎乎胸膛的沙坡地上悠哉哉地放牧著一群羊。沙地草疏,羊兒吃不飽,不時地用蹄子刨打著草根。突然,羊倌在被刨打的沙地上發現了一些陶器的殘片,用手再往下挖,一個完整的陶罐顯露出來。“沙地出寶啦!”消息像風一樣迅速傳開,引來附近的村民前來挖“寶”。

 2010年4月19日,科左中旗文化局接到通遼市文化局文物科的關于哈民村境內古遺址被盜挖的電話告知后,馬上做出保護古遺址的應急方案,旗文物管理所、舍伯吐公安派出所派員對遺址進行保護,向圍觀的群眾宣傳文物保護法,并追繳了部分被盜掘的文物,如石斧、石磨盤、石磨棒和相對完整的陶罐及陶片等。

(待續)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