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開學后的前兩個月,我有一種自卑感。別人住宿,我一個人走讀;別人穿的是制服,我穿的是三姑給我做的家織布舊褂子;別人按時開飯,我家的飯點沒準頭,有時候我空著肚子去上課;別人吃得飽飽的,坐在教室里聽課,我聽課時,肚子有時咕咕叫;別人按時作息,有午睡,午休時間教室上鎖,我中午爬上校園里的一棵空心老榆樹,等別人午睡結束后來開門。很多人都讀過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在孫少平的身上好像有我的影子。
一個月后,評定人民助學金的工作開始了,讓貧困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陳述自己的困難,祈望人家垂憐,那種滋味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在第一任班主任張朝閣老師的同情和幫助下,給我評了一等助學金,并讓我住校。有了助學金,吃飯問題解決了,我從第三個月開始住校,感覺上,我和同學們平等了。至于住校后的鋪蓋問題,我不太在乎,被子用以前的舊被子,洗洗補補還能蓋,學校把前兩個月的助學金補發給了我,我用補發的錢,買了一個褥子、一件學生制服,并到巴彥塔拉鎮,照了一張相,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照相。日后,我把這張老照片,收進畢業五十周年紀念文集《清華同窗話滄桑》的附照中。
我在小學階段用了七年半的時間,歷經艱辛,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鍛煉了克服困難的毅力。到了中學,我在學習方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第一學期期末就考了第一名,一直到畢業都是第一。張朝閣老師的孩子朝德淖木和我同班,張老師給我們倆,每人訂了一份《中國少年報》。我還被選為少先隊大隊長,過隊日,也能上臺講兩句話了,簡直是變了另一個人兒!學校有圖書室,課余時間我讀了很多小說,國內作家的有《新兒女英雄傳》《太陽照在桑亁河上》《青春之歌》等,蘇聯小說有《卓婭與舒拉的故事》《青年近衛軍》《攻克柏林》等。日后我雖然成為理工男,但閱讀文學作品的習慣沒有變。文學作品,特別是經典作品對人的影響力,是潛移默化的。
二十四
郭榮祥校長調到盟教育處,劉文剛主任接任校長。他高高的個兒,精力充沛,多才多藝,愛好廣泛,就是用今天的標準衡量,也絕對是個“帥哥”,他在學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強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他自己就是一個典范,樣樣拿得起。他能上臺講語文,郝建秀的“進京日記”那一課,就是他親自講的,講得生動,引人入勝。他帶出了一支生龍活虎的年輕教師隊伍。他在教師籃球隊里打中鋒;他在民樂隊里拉二胡,演奏的廣東音樂《步步高》,是每年新年晚會的壓軸節目;他組建了鼓號隊,還別出心裁地用到圍獵中,成為佳話。
學校每年冬天舉行一次圍獵游戲,圍場選在瑪拉沁的北沙坨子。他指揮幾百名師生兩路合圍,圍成一個直徑一公里的包圍圈,他手持紅綠旗,站在包圍圈中心的高坡上,一聲令下,鼓號齊鳴,幾百人高聲呼喊,驚起野兔野雞,在包圍圈中東奔西竄。劉校長的紅旗指向哪個方向,哪個方向的學生往一起靠攏,組成人墻,阻擋獵物,撞墻的獵物,改換方向,疲于奔命,最終口鼻流血,倒地斃命。上午圍兩次,下午圍兩次,每圍一次,少則獵獲五六只,多則十來只,到下午五點鐘,班師回校,晚飯吃上香噴噴、熱乎乎的野味肉粥。圍獵游戲,給巴中師生留下深刻印象。
登山活動也是劉校長的創舉。巴中東北方向有一座山叫玻璃山(博仁烏拉),離巴中二十里,新開河流過山腳。玻璃山像羊群里的駱駝,在方圓幾百里的大草原上,顯得很突出,著實吸引人。劉校長決定帶領全校師生,端午節那天去登山。從安全考慮,先派庫茲涅佐夫老師,帶兩名男生去查看新開河。庫老師教俄語,是白俄后裔,在額爾古納河邊長大,水性很好。庫老師回來報告,河寬四十米,河水過胸,大部分人過河沒問題,矮個子可能夠嗆,有渡船,但收費貴得讓人咋舌。劉校長決定有“特殊情況”的女生和年齡較大的教師留下,其余的按原計劃行動。到河邊,會游泳的先下水,排成兩行,面對面站在水里保護,中間留出通道,高個子背著矮個子,一對一對地從通道中間趟水過河。 (待續)
謝仲元
連 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