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記者 張煒
墻面新刮的大白還沒有干、窗戶正在安裝、建筑用料整齊地堆放在樓梯間……走進科左后旗華邦藥業有限公司,不見員工們忙綠的身影,也聽不到機器運轉的聲音,只有一陣陣敲敲打打的裝修聲。“為了落實園區發展規劃,這幾天公司正在進行內部重修和加固,正好我把一年一次的員工旅游安排在今天,他們都去長白山玩兒了,我負責看家。”應聲而來的華邦藥業負責人范平劍解釋道。這時的范平劍,更像是一位平易近人、憨厚實誠的公司大家長。
作為市里的杰出創新人才、高級工程師,主持公司新藥研發工作的技術總監,眾多省級科研項目的主持人,范平劍憑借在藥物研發及生產方面的豐富經驗,為華邦藥業有限公司的發展壯大作出了許多突出成績,也正是因為他的改革創新,使華邦藥業從資不抵債一步步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如今,范平劍領導的華邦藥業有限公司已被自治區知識產權局評定為“知識產權工作試點企業”。2012年,公司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其“漢非”商標被評定為內蒙古著名商標。2013年,公司的技術中心被評定為無菌藥物內蒙古自治區工程研發中心。
回想起2008年剛到公司時,范平劍說到:“當時公司基本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通過排查發現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很多。”最困難的時候,范平劍曾身兼副經理、生產部長等數職。因為空調設施無法滿足無菌藥物的研發要求,他主動放棄休假,帶領20多名員工,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完成了對A級空調的改造。2009年4月,生產線全面投產,公司借此扭虧為贏,到2014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234.6萬元,并成為科左后旗第二家上市企業。
為破解人才短缺問題,從2009年開始,范平劍每年都組織人員到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等高校進行招聘。目前,公司已有博士生3人,碩士研究生11人,本科生22人,研發團隊不斷壯大。
范平劍堅信,科研創新是帶動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他親自主持公司的新藥研發工作,每年為企業新增3——5個新藥品種;在新藥立項方面,他提出“標準與專利結合”的創新性觀點,實現產品的高門檻和獨占性。由他主持開發的新藥達21種,并已取得6項專利。其中,注射用鹽酸替羅非班為公司累計實現產值3億多元,果糖二磷酸鈉注射液累計實現產值2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