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科爾沁名人】達爾罕歌王查干巴拉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科爾沁名人】達爾罕歌王查干巴拉

轉載 烏蘭其其格2016/07/11 10:45:54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9985 閱讀 0 評論 62 點贊

查干巴拉



 查干巴拉(1925—1990年),科爾沁草原著名民間歌手,有“達爾罕歌王”的美譽,是科爾沁草原短調民歌流派的杰出代表,能熟練地演唱200余首不同體裁的民間歌曲,深受廣大群眾喜愛。蒙古族農牧民親切地稱他為“瑪乃道欽”(意為“我們的查干”)。曾三次進京演唱,受到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84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民歌——民間歌手查干巴拉演唱集》(蒙文上下冊),收入他演唱的民歌286首,這個演唱集獲得自治區第二屆文藝作品“彩虹”獎第一名。他演唱的內蒙古東部區敘事民歌《達那巴拉》、《韓秀英》、《海梨夫人》及《羅陽》等由內蒙古音像出版社灌制成磁帶發行,受到國內外聽眾的好評。生前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內蒙古音樂家協會理事、原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政協委員。


達爾罕歌王查干巴拉



音樂當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

——貝多芬



 記得那是1972 年的夏天,當時我在科爾沁左翼中旗舍伯吐中學讀初中,一天,我上街時,從一個飯館里傳來了歌聲,當我湊過去時,發現一個人坐在一張飯桌旁,身前放著一個瓷酒壺和一個小瓷酒盅。那時候,人們不像現在這樣用大杯喝白酒,是用非常小的酒盅喝酒,而且喝的時候是抿酒,好像在品嘗著酒或回味著酒香。

 我看到那個人的臉非常紅,他穿著一件很舊的布衫,他好像根本不在意別人在注視著他,只管唱他的歌兒。當年,人們很難聽到那種有情感的蒙古民歌。當時我年齡小,已經記不得他唱的是哪首歌,還記得他的歌唱充滿了情感,歌聲里充滿無限的感傷。他的歌唱非常投人,他還將雙肩微微地抖動著,完全陶醉在自己的歌聲之中。

在那個年代,聽到這樣美妙而富有情感的歌兒,實在是罕見啊!是天籟之聲。

 后來,查干巴拉出名后我才知道,那個人就是查干巴拉。2003 年 11 月 11 日,我采訪民間藝術家烏力吉倉先生時,他告訴我,為了唱歌,查干巴拉曾兩次被舍伯吐派出所拘留。

 那是真正的音樂,來自遠古的最初的、最純真的音樂,沒有做作的痕跡,是生活中的音樂。我從查干巴拉身上看到,只要有音樂,生活就充滿陽光,超脫一切煩惱和憂慮,甚至在一片恐怖中也無所畏懼。

 情—酒—歌,這是查干巴拉的生活,讓他超越了一切。“文化大革命”剛結束后的第一個春節,哲里木人民廣播電臺播放了查干巴拉演唱的歌曲。

 除夕的早晨,爐子燒得暖暖的,雪白的窗花把冰冷的外界隔開,我們七口之家圍坐在長長的飯桌旁,吃著手扒肉和大米飯,全家人聽著查干巴拉演唱的蒙古民歌,曾經壓抑過的生活早已沒有了,那時候,我感到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回味著那種感覺,尋找著那種感覺。





 1926 年 l 月 11 日,查干巴拉出生于科左中旗舍伯吐鎮德興嘎嘎查一戶貧苦牧民家庭里,三歲喪母,四歲喪父,七歲時又失去祖父母,從小便成了孤兒。

 他的父母早亡,是嫂子一手拉扯他長大成人的。查干巴拉的哥哥叫高力濤,嫂子姓洪,名叫木沙,蒙古族。老洪家是蘇魯克人。過去,放汗的馬群時,用顏色來劃分放牧,白色馬群的叫老白家,黃色馬群的叫老黃家,他嫂子家放牧的是紅色馬群,所以叫老洪家。這是因為紅姓在百家姓中沒有,所以用了洪姓。這就是查干巴拉嫂子的姓的來歷。老嫂如母,六七歲了查干巴拉還睡在嫂子的懷里。

 查干巴拉的妻子叫山丹其其格,娘家在西章古臺,人們叫他們家為“達拉巴音”,意思是第二富,老丈人的名字叫舍日布。查干巴拉的大女兒六歲的時候,查干巴拉一家去了妻子的娘家。查干巴拉的妻子去世后,查干巴拉又回到嫂子家,所以,查干巴拉的孩子也是他嫂子養大的。妻子去世時,查干巴拉的小女兒一歲,大女兒三歲,查干巴拉常抱著小女兒,領著大女兒到老師家,去唱歌。

 查干巴拉為什么常唱那些悲傷的歌呢,就是因為他悲傷的一生,父母早亡,妻子又撇下小小的兩個女兒撒手人寰,這些痛苦的事常常勾起他的傷悲。

 查干巴拉是孤兒,小時給人放過豬,放過牛犢。他從小喜歡聽別人唱歌,聽著聽著,有時就在沙土上睡著了,沒人找他,他就睡到天亮,由于年齡小,人們發現后背起他送到家。

 初夏鏟地的時候,有人坐在車上,唱著歌路過田地的時候,查干巴拉為了聽歌,把鋤頭埋在土里,自己悄悄地跟在車后,車上的人唱到什么時候,他就跟到什么時候,這樣跟在人家車后走十多里的事常有。甚至有一次跟著人家的車后走過蘇布日嘎村(白塔子)。回來后,被打頭的發現挨了打。

 額爾敦朝倫套布村的包寡婦請查干巴拉唱歌,據說包的丈夫在滿洲國時當過區長,查干巴拉去了她的家,并問她唱什么歌,她說只要你讓我傷感就行。查干巴拉給她唱了《奴熱》和《孤獨的駝羔》。聽著聽著,她哭得聽不下去了。

 查干巴拉的第一個老師叫敖白,敖白歌唱得好,但后來不愿意唱了,因為他一唱歌,他妻子就哭,為了不讓妻子掉淚,敖白就不唱歌了,再有敖白的父親也不讓敖白唱歌。查干巴拉為了聽敖白的歌,與敖白打賭,如果敖白不唱歌,他一直跪在地上或磕頭。就這樣,為了聽敖白的歌。查干巴拉多次采取這種辦法。敖白無可奈何,說,我教了很多徒弟,但像查干巴拉這樣的頭一次見啊。后來敖白答應教查干巴拉唱歌。敖白說:“在我所有的學生里查干巴拉是特殊人才,他的腦子不是一般的腦子。查干巴拉身上最可貴的是他的腦子。一教就會,不用兩遍。”

 敖白教給查干巴拉《額爾古黛》、《奴熱》和《孤獨的駝羔》。所以,查干巴拉生前總說敖白是我的第一個老師。其實,查干巴拉六歲放豬的時候,德興嘎套布有一個叫金寶的人領著他放豬。金寶歌唱得很好,但查干巴拉沒有鄭重其事地拜他為師。為了拜敖白為師,查干巴拉還給敖白送酒等禮物。

 有一天,從蒙古金(阜新)來一個流浪胡爾其。俗話說,在蒙古金,三個人里就有兩個是歌手。這位老胡爾其自己唱著歌兒繼續趕路,查干巴拉跑過去,在老胡爾其的面前趴下,老胡爾其問查干巴拉說:“你在干什么?”查干巴拉回答說:“我為了向你學唱歌,跟了你已經十多里路了,你一點也不理我,我已經走不動了,你就坐在這兒給我唱歌吧。”

 老人哭了,他為查干巴拉的這種精神所感動,就跟著查干巴拉去了一個窩堡,然后教查干巴拉唱了兩個多月歌。所以,查干巴拉還會唱很多蒙古金的民歌。


當我采訪烏力吉倉先生時,他不時地對我說:“哎呀,查干巴拉真是天才啊!”

 內蒙古有四個“達爾罕”歌王,他們是查干巴拉、哈扎布、寶音德力格爾、敖登巴勒,也是內蒙古民歌的四個代表。在內蒙古,農區拉四胡,牧區拉馬頭琴,山區吹笛子,林區吹葉子。查干巴拉是東部民歌手的主要代表。

 真正記錄查干巴拉的歌是從 1962 年開始的。當年,烏力吉倉先生學校畢業后在鄉下工作,我的舅舅白·色音巴雅爾對烏力吉倉先生說:“走,走,別待在這里,跟我走。”那時候調人不像現在這么復雜,烏力吉倉先生很快就調到科爾沁左翼中旗保康一中工作。不長時間,旗文教科通知烏力吉倉先生,抽調他整理民歌。

 之后,烏力吉倉先生等三人在查干巴拉的家里待了二十多天,當時,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也來了六個人,搜集整理查干巴拉演唱的民歌,他們待了一個多月。上世紀 80 年代初期,我的舅舅白·色音巴雅爾和烏力吉倉先生又重新錄音整理了查干巴拉演唱的民歌,并出版了《民歌——民間歌手查干巴拉演唱集》上下集(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年出版),收人他演唱的民歌 286 首。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視音像公司還出版了他的演唱磁帶五盒。

 《娜布琪公主》、《韓秀英》、《達那巴拉》等敘事民歌都是兩個小時的歌。查干巴拉雖然沒有上過學,頭一天,查干巴拉唱完之后,第二天再讓他唱,并拿著記錄過的本子一對,他一句不差地唱出來,甚至一個字都不差。查干巴拉不僅是藝術天才、嗓子好,而且記憶力過人,他雖然不識字,但兩三個小時的歌,一點不差。

 查干巴拉的歌人們非常喜歡聽,他的歌兒能調動人的情感。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原領導那仁朝克圖聽了之后也掉了眼淚,他說:“哎呀,對這樣有才能的人,我們過去都沒理會,這是我們的錯呀!”

 修都西廟水庫的時候,查干巴拉的老師到水里唱歌,老師對查干巴拉說:“你真喜歡學歌的話過來。”查干巴拉不會游泳,但他還是往水里走去。他不會水,落人水里喝了幾口水,差點被淹了。老師又害怕,又感動,從水里出來之后說:“看來,你是真心學啊!”

 查干巴拉在都西廟水庫學了《娜布其公主》等歌曲。老師說,查干巴拉學唱歌真有鐵人般的剛毅。查干巴拉說:“要學歌曲,一咬牙,你要走百里,我也要跟你走下去。你罵我也不管。”不管在哪兒,人們請查干巴拉先生唱歌,他從來都不拒絕,當他在吃飯的時候,有人來請他唱歌,他放下飯碗就給他們唱歌。

 因為唱歌,查干巴拉先生曾被關進監獄。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派出所抓過兩次,那時候民歌都當成毒草,誰要是唱了民歌,不被批斗也差不多剝你一層皮。可是,這些都阻擋不了查干巴拉想唱的欲望,他從章古臺村來到舍伯吐鎮的飯館唱歌,據烏力吉倉先生說,當時,他唱的可能是《港萊瑪姑娘》。派出所抓走他后,讓他掃了七天的院子,放出三天后,他又回來了,還是那樣唱歌。后來,他到派出所所長家里去唱歌,最后所長也被感動了,從此,派出所就不抓他了。

 為了唱歌,查干巴拉還多次被罰過工分。能唱歌的查干巴拉莊稼活干得并不那么好,所以,隊里讓他看莊稼地。看地的時候,他也唱歌誤了事,后又不讓他看莊稼地了。

 之后,讓他到章古臺的大車店干活,他在大車店時又唱歌,由于唱歌,又把店里的糧食讓小偷盜走了,所以,他又下崗了。查干巴拉在別的事上不出什么問題,就是為了唱歌,唱出不少麻煩,常常誤事。

 他從內心里喜歡唱歌,土改之前,勒克森扎布區長聽說查干巴拉能唱歌,就叫查干巴拉去他們家。查干巴拉到了他們家之后,就問勒克森扎布:“為什么叫我?”勒克森扎布說:“聽說你能唱歌,那就給我唱歌吧。”

 查干巴拉唱歌之后,勒克森扎布大聲哭著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聽到過像你這樣的歌唱家的歌。你是蒙古人的驕傲。”勒克森扎布給了查干巴拉七十二圓元寶。

 查干巴拉唱歌后,別人給他東西,他又給別人,尤其給那些窮苦的人,所以,查干巴拉有點錢就存不住,這就是他的特點,這也許是他受過窮的原因吧。


 查干巴拉1946 年參軍(旗大隊),1948 年復員。又參加過四平戰役。回來后待在自己的村子里, 1957 年內蒙古民歌聯唱時,將查干巴拉拿到內蒙電臺當老師,到那里待了兩年后惦記家里的孩子,就要求回家,當時孫良先生留下來了。看到查干巴拉家里非常困難,就再也沒讓他去,要不然查干巴拉工作在內蒙古電臺。查干巴拉為什么能唱那么多的西部民歌,就是那個時候學的,伊克昭民歌、察哈爾民歌,察哈爾的《瑪瑪的回訪》、《洋珠爾香煙》、《三匹棗溜馬》、《花馬》都是在呼和浩特唱過的歌曲,還有《博如勒馬》。

 人一旦有困難,查干巴拉就幫助他,修紅山水庫時,讓查干巴拉去唱歌。一天,有人跟他說:“哎,查干巴拉你唱歌還不如幫我挑土。”查干巴拉真去幫助他挑土了。所以,人們說查干巴拉心地善良。查干巴拉要是把唱歌的錢用在生活上,也能成為一個很富裕的人,可是,他賺錢后就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上世紀 80 年代初期,烏力吉倉先生和我的舅舅白·色音巴雅爾借了旗廣播站的大錄音機,去找查干巴拉錄音。當時,他們看見查干巴拉掏出兜里的七十元錢給一個老人,那時候七十元錢是不小的數目。烏力吉倉先生都有點奇怪,對他說:“喂,你就這樣給了?你自己不用嗎?”查干巴拉說:“哎,誰還不遇到困難啊,我比他強,我還靠我的嗓子能賺點,可是他不能。”

 查干巴拉唱的歌基本是情歌、苦歌。情歌《韓秀英》、《達那巴拉》、《小戰馬》都是他最喜歡唱的歌,《希吉德》、《丁香博爾》也是他的代表作。正是通過他的演唱和不斷創作發展,使《韓秀英》、《達那巴拉》、《娜布其公主》成了保留節目。短歌代表作有《希吉德》、《丁香博爾》、《烏尤黛》。查干巴拉在演唱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拿科爾沁人的話說有那種味道。同樣的歌他一唱就是好聽,別人再模仿也不是原汁原味。他不僅演唱內蒙古東部民歌,還喜歡唱內蒙古西部民歌如《心愛的白馬》、《多貴帽》等。

 民間藝術家烏力吉倉先生說:“他的演唱字正腔圓,聲情并茂,他一改傳統的演唱方式,獨辟蹊徑,力求創新。他反對千人一腔,通過對歌詞靈活多變的處理,使演唱既傳神又傳情,升華到出神人化的境界。他一生中演唱過三百多首民歌,完全是經過改編處理的。至今流傳的《韓秀英》、《達那巴拉》、《娜布其公主》、《王喜生》等,特別是《韓秀英》、《達那巴拉》,從曲到詞,從情節到人物,與 20 世紀四五十年代流傳的兩首同曲目民歌相比,截然不同。他把原來二三十段的短歌,改編成能唱兩三個鐘頭的長篇敘事民歌。應該說,這是一種天才,是一種創舉。有人說:‘與其說查干巴拉是天才的歌唱家,不如說他是天才的詞曲作家。’他對蒙古民族敘事民歌的發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建樹,取得了超凡的佳績,他是一位偉大的敘事民歌藝術大師。”

 1957 年,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請他去教唱民歌,跟他學習的有八九名學生,其中成績好的有雙喜、包福來、額臣德木吐。 1963 年著名歌唱家郭蘭英來哲里木盟時,曾會見查干巴拉,并對他的演唱給予指導。

 查干巴拉的足跡遍及內蒙古草原,被蒙古族農牧民親切地稱為“瑪乃道欽”,意為我們的歌手。他還曾三次進京演唱,受到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79 年參加過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少數民族歌手和詩人座談會。

 查干巴拉生前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內蒙古分會理事、中國曲協內蒙古分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學內蒙古分會理事、政協哲里木盟第六屆委員會委員。

1990 年 9 月 25 日查干巴拉先生逝世。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