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日,奈曼旗公安局刑警大隊經過3個多月的偵查,成功偵破一起冒充銀行工作人員實施詐騙案,抓獲犯罪嫌疑人李維軍,為15戶村民挽回經濟損失1萬余元。
微信好友 心生愛慕
包海榮是奈曼旗明仁蘇木村民。2015年9月,她通過微信認識了一位自稱在通遼市農業銀行工作的男子,并迅速發展成為戀人關系。男子名叫“于艾倫”,自稱是通遼市農業銀行放貸科的一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放貸業務。二人從相識到熱戀期間,包海榮先后多次來到通遼市與“于艾倫”約會。見“于艾倫”出手闊綽,儀表堂堂,包海榮愈發對他心生愛戀。2015年12月上旬,“于艾倫”找到包海榮讓她幫忙完成一筆94萬元的放貸任務。“于艾倫”說只要能完成任務,他就可以被提升為放貸科科長,二人的婚事亦可提上日程。包海榮來不及斟酌便急匆匆地趕回村里尋求村民們的幫助。“于艾倫”曾先后兩次來到村里請村民吃飯,懇請大家多多幫忙。看到“于艾倫”與包海榮的親密關系,村民們放松了警惕,決定通過“于艾倫”向銀行貸款。
2015年12月18日,按約定“于艾倫”來到奈曼旗大沁他拉鎮同15名村民簽訂貸款合同,自己則以0.88%的利率收取相關的“手續費”,共收得人民幣1.3萬余元。期間,“于艾倫”借去洗手間間隙逃走,包海榮急忙聯系15戶村民到當地農行查詢,得知他們手中的那些貸款票據被告知全部是假合同。情急之下,包海榮立即向奈曼旗公安局報案,請求公安機關幫忙找回被騙錢財。
縝密偵查 緝捕歸案
接報后,奈曼旗公安局刑警大隊立即組織精干警力展開細致偵查工作。經調查取證,“于艾倫”為假名,查無此人。在與嫌疑人“于艾倫”失去聯系后,嫌疑人所使用的手機號已停機,微信號已經停用,也沒有采用本人身份信息登記。偵查人員將近一段時間周邊幾個市縣內發生過的此類詐騙案件進行串并,不放過嫌疑人的蛛絲馬跡。
民警經過兩個多月的偵查走訪,一條脈絡逐漸清晰起來。李維軍,男,23歲,無業,興安盟突泉縣人,該人因多次冒充國家工作人員被公安機關打擊處理,經受害人包海榮及15戶村民辨認,公安機關確認此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盡全力開展抓捕。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3月17日,在通遼市鐵路派出所的配合下,奈曼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李維軍成功抓獲,繳回贓款1萬余元。
李維軍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嫌疑人李維軍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