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科爾沁民歌《達那巴拉》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科爾沁民歌《達那巴拉》

轉載 烏蘭其其格2016/07/03 17:07:44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2530 閱讀 0 評論 67 點贊

《達那巴拉》這首敘事民歌不僅動聽,背后的故事更是動人心弦。

故事的男主角就叫達那巴拉,是博爾吉濟惕氏,臺吉,1893年出生在雙合爾山東偏南十里的達林艾勒。達那巴拉的父親滿貴(蒙名烏力吉巴雅爾)是遠近聞名的蒙醫大夫,在達那巴拉兩歲的時候,滿貴大夫舉家遷到雙合爾山北麓,在吉力圖村居住行醫。滿貴醫術日益精湛,家庭就越發殷實,故爾又娶二房。大太太胡太對此極為不滿,領她的孩子們出走,輾轉之后住到吉力圖村正北十多里地的敖包村。

女主角叫金香,白姓蒙古人,1896年出生在吉力圖嘎查,其父白音朝格圖,與達那巴拉的父親滿貴頗有交情。幾經變遷之后,金香一家也搬到了敖包村。真是無巧不成書,達那巴拉和金香兩位金童玉女在此相遇,從而揭開了傳唱百年不息的愛情歌劇。

達那巴拉自小聰明伶俐,又長得相貌堂堂。據他的侄子朋興嘎老人回憶,達那巴拉身高一米八,身材魁梧,騎馬不僅上下翻飛,拿上槍還能“百步穿楊”。達那巴拉隨著歲數的增長,很快成為村里最優秀的青年,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巴特爾,成為無數女子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不知惹來多少姑娘們愛慕的眼光。

金香比達那巴拉小三歲,自小心靈手巧,知書達禮,溫柔善良,做事溫文爾雅,又極為干練,還有一手做衣繡花的好手藝。據見過金香五六十歲時候的老人們回憶,金香中等身材,長相端正,瓜子臉,皮膚白晰,即使已是五六十歲的年齡了,依然風韻猶存,能看出年青時的金香一定有著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貎。

自古英雄愛美女,向來美女敬英雄。一天,達那巴拉和金香相遇,一直在同村長大兄妹相稱的男女青年,或許是太熟悉的緣故吧,從來沒有想過男婚女嫁的事。然而,情竇初開的兩位年青人,今天相遇,眼光碰到一起,居然與往日不同。在砰然心動的那一瞬間,時間停滯下來成了永恒。就在那擦肩而過的時刻,達那巴拉和金香在心中各自暗暗發誓:非她不娶,非他不嫁!人世間,當愛情到來的時刻,如同洪水猛獸,誰人能阻擋,誰人奈何得了。

達那巴拉和金香相戀的事,在村子里悄然傳開。清末民初那個封建時代,男婚女嫁都是父母之命,哪能有自由戀愛一說。然而自古以來,又有多少感天動地的愛情故事續而不斷。達那巴拉和金香相戀在這片美麗的草原上,在高高的吉力圖茫哈沙丘上、在神圣的雙合爾山巔上、在茂密的貝林索克神樹下,無不留下他們海誓山盟的誓言。

達那巴拉和金香相愛的年代正是滿清政府下臺,民國肇建之時,正是全國最動蕩之際。時任博王旗即科左后旗統領的是包善一,蒙名額爾敦畢力格,是有膽有識的一代梟雄,他統率全旗五院兵和各會兵(即鄉保安團)盡全力剿匪,保證了博王旗一方土地免遭土匪侵擾。那時到處匪患兵燹,于是包善一決定征招旗內槍馬嫻熟者入伍,擴充軍力。騎射聞名全旗的達那巴拉在應召之列,1913年春天達那巴拉成為一名旗兵,到包統領手下服役。《達那巴拉》這首敘事民歌每每唱到這段,是最為動人的一段,是達那巴拉與相愛的金香分別的時刻:

金香唱道:

“梧桐樹如果朽爛倒下去,

花翎翅的鶯哥落到哪里去唱歌?

心上人達那巴拉哥哥到官府去當兵,啊哈呼喲,

留在家的金香我望著誰過生活喲!”

達那巴拉應聲唱道:

“梧桐樹如果朽爛倒下去,

花翎翅的鶯哥鳥就落到樹下去歌唱。

心上人達那巴拉哥哥到官府去當兵,啊哈呼喲,

待到明年三月時請假回來探望你喲。”

這一別,就是三年整。達那巴拉當兵之際,匪患不斷,包統領不僅要消滅侵入博王旗的土匪,還要幫助鄰近旗縣剿匪。達那巴拉不僅騎射好,而且每每敢于沖鋒陷陣,深得包統領的賞識,位至三營營長職位。包統領多次想把遠房的孫女嫁給達那巴拉,但是達那巴拉的心中只有金香一人,所以多次拒絕了包統領的盛情,一心等待回家娶金香為妻,過上甜美幸福的生活。

人世間有如此之多的故事,就是因為變化太多,愁苦太多。達那巴拉一走,遠近村屯的人傾慕金香的美貌和才德,多次找媒婆子說媒,都被金香拒之門外。三年了,不僅沒有達那巴拉的消息,而且每每聽到的消息都是達那巴拉犧牲的噩耗,金香每次聽到這種消息都大病一場。金香的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又考慮到達那巴拉身為軍人,以槍炮為伴,生命朝不保夕,決定將金香嫁給同村一位王姓名叫高力濤的英俊青年。金香執拗不過,不得不從,何況高力濤也是一名遠近村屯聞名的好青年。但是,金香天天以淚洗面,讓高力濤的奶奶金色爾瑪奶奶懊惱不已。

1916年春季的一天,想念金香思念家鄉的達那巴拉,再次請假后又遭到包統領的拒絕,于是擅自逃出兵營回到家鄉。當聽到金香已經嫁人的消息,達那巴拉悲痛欲絕,天天以酒當歌,借酒澆愁。金香聽到達那巴拉回來的消息,肝腸寸斷,悲傷之極。可是兩位年青人,堅守著傳統道德,除了思念,也只有思念,然而天下誰人不知這種思念才最是愁煞人的。

科爾沁婚禮有著繁雜的各種禮儀,每每婚嫁要請一位德高望重的臺吉老爺作為一方貴賓。達那巴拉身為臺吉身份,又有當兵走南闖北的閱歷,每每婚嫁都被請去當這樣的貴賓。科爾沁婚俗中有搶帽子或搶靴子的風俗,是一項最能表現騎馬技術和表明身體強健的運動,達那巴拉騎馬嫻熟,技藝超群,每每能搶得頭彩,無人能比。一次婚禮的搶帽子中,醉酒的達那巴拉落下馬來,被馬鐙拖住,拖拽而亡,是年僅24歲。《達那巴拉》敘事民歌唱詞異歌很多,關于他的死因也有眾多說法和唱詞,有人說是被包統領派人混進對方婚禮人員中,在搶帽子中用馬棒打擊達那巴拉頭部,將其打死;有人說是土匪五狼八虎為報兄弟之仇,來到婚禮酒宴中開槍打死達那巴拉;有人懷疑是金色爾瑪奶奶雇人偷偷將達那巴拉的馬肚帶割掉,讓他墜馬身亡;也有人說達那巴拉知道金香已經嫁人,不想活在世上,故意自殺的……

金香知道達那巴拉去世的消息,痛不欲生。一天來到吉力圖村北敖包村南的坨子里,找到達那巴拉的墳,跪在墳前痛訴自己聽從父母之命,沒有等待達那巴拉的回來,祈求達那巴拉的英靈能夠原諒。善良的人們在一種版本的唱詞里,將金香跪拜達那巴拉的墳時,讓達那巴拉居然死而復活,表達了對美好愛情的祝福。

《達那巴拉》這首敘事民歌,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演繹出來的長篇敘事民歌,雖有多種唱段唱詞,但是大同小異,主題仍是歌頌美麗純潔的愛情。縱覽蒙古敘事民歌,均是悲傷離別內容,唱調凄婉悲涼,這與當時蒙古民族不斷衰敗,不斷失去土地,不斷失去自尊不無干系。如今,《達那巴拉》傳唱近百年,這是一首蒙古民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草原版的《梁祝》,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愛的憧憬和向往。同時這首美麗凄婉的民歌,讓多少人淚濕衣襟,又讓多少人感慨情為何物!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