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八個“世界獻血日”,今年“世界獻血日”的主題是“捐獻更多血液,挽救更多生命”。為了解通遼血站和義務獻血情況,六月四日,科爾沁部落走進通遼血站,參觀了內蒙古設備一流的血站,與有關人員座談,對義務獻血有了感性認識,深深地為血站工作人員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及義務獻血者大無私的博愛精神所感動。
生命的禮花“科爾沁部落”走進通遼血站
人們在贊美生命的時候,總要感謝糧食、空氣和水。是它們,維系了生命,讓人們會思想、會勞動、會創造。
一個人沒有食物可以活14天,沒有水,只能活三天,沒有空氣,能夠堅持8分鐘。但是,一旦心臟停止了跳動,血液不再循環,只需6分鐘,腦細胞就會全部死亡。
血液,在血管里默默流淌,它像江河奔流,周而復始,它像瀟瀟春雨,滋潤大地。
血液,與生俱來,相伴一生。在健康的時候,誰也不會去關注它的存在,只有生命垂危時,每一滴血漿都顯得彌足珍貴。
在醫院的手術臺上,生命在召喚——血漿,血漿!
此時此刻,血液,等同于一個鮮活的生命。
于是,就有了一群叫做義務獻血者的隊伍,他們分布在城市、農村、機關、學校。他們是干部、工人、莘莘學子、城市打工者。在城市血站里,在流動獻血車上,當他們挽起袖口,伸出手臂的瞬間,就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與另一個素不相識的生命緊緊地連在一起。在殷紅的鮮血流入血袋那一刻,一道無形卻異常燦爛的彩虹就已高懸在心頭。
血液是珍貴的,它傳承于父母,記錄著家族的基因。但是,當一個人的血液流入另一個人的血管,成就了另一個人生命的時候,珍貴的血液就具有了崇高的道德價值,具有了美麗的人性光輝。
我崇敬義務獻血者,崇敬他們的無私,崇敬他們的善良。面對垂危的生命,那一只只伸出的手臂背后,是一顆大愛之心,仁慈之心。這是人性中最純潔、最可寶貴的精神,是對人性中真善美最完善的詮釋。沒有宣言,沒有慷慨陳詞,心里只有一個信念:我的鮮血,你的生命。而一句:你的血,我的生命,就是對他們最高的褒獎。這是人世間最純潔的情感,那鮮紅的血漿傳遞的不僅僅是鮮活的生命,還有人間最可寶貴的大愛。
堅持了二十多年的義務獻血活動,獻血者的隊伍由小到大,從城市到鄉村,不知有多少人慷慨地伸出自己的手臂,這些無名者的手臂足可以化作一片浩瀚的森林。當鮮血汩汩的從一個生命流向另一個生命時,我看到了道德的天空上,綻放著絢爛的生命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