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老通遼回眸之二十五——老通遼解放前夕幾段軼事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老通遼回眸之二十五——老通遼解放前夕幾段軼事

轉載 烏蘭其其格2016/06/08 09:06:28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9969 閱讀 0 評論 51 點贊

   

           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處境已是四面楚歌,但其仍不甘失敗。8月11日,為了阻止蘇聯紅軍的進攻,悍然掘開開魯縣蘇家堡西遼河大壩,使開魯、通遼、東科中旗等多處受災,被淹良田10萬多畝。

       

           西遼河水并未能挽救日寇的滅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實際上, 8月13日,駐扎在通遼的日軍就已經聞風逃竄。被侵略軍占領了長達14年之久的通遼城迎來了抗日勝利的曙光。

  

            8月16日,蘇聯紅軍收復通遼,一起到達的還有抗聯戰士郭亞臣。在蘇聯紅軍的倡導下,成立“紅軍之友社”,張家軍任主任,郭亞臣任副主任。國民黨潛伏人員、日偽余孽和地方豪紳也趁機混入其中。10月15日,成立通遼縣臨時政府,劉居正為代理縣長。下旬,成立中共通遼縣工委,建立通遼縣人民政府,徐永清任縣長。12月8日,以張緒武、王文民為首的國民黨潛伏份子策動保安總隊叛變,顛覆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徐永清、郭亞臣等共產黨人被捕。同時,拼湊起國民黨縣黨部和縣政府。12月17日,徐永清等28名同志慘遭殺害。

  

           花封憲刑場求情 小警衛死里逃生

 

           1945年12月17日,是徐永清等28名烈士就義的日子。

   

           為了掩人耳目,張緒武、楊精一、閔杰三等人臨時拼湊起一個“法庭”。在對徐永清等人進行“公開宣判”后,被押上幾輛大車。

     一同被“判處死刑”的一共29人。但是,在以往關于這段歷史的文章中,記載和徐永清一起遇難的烈士都是28人。是文章記錄有錯誤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在刑場上即將行刑之時出現了一段插曲。

     王欣在《徐永清縣長遇難記》中講到這樣一個細節:“警衛員小陳的母親已年過半百,這時也趕到現場,她呼喊著:‘你們還我兒子,不要殺我兒子!你們殺我的兒子我也跟著去,她邊喊邊往刑車上撲’。”

 

            但在筆者調查時,一位八十歲姓高的原四中退休歷史教師講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因為老人與陳氏“警衛員”一家有交往,對其后人行蹤也略知一二,因此,作為口碑資料,具有一定的可信性。故事是這樣的:

     在槍殺徐永清等人的刑場上,張緒武、楊精一、謝萬勵等人煞有介事地坐在一張桌子后面,準備行刑的劊子手子彈上膛,哆哆嗦嗦地站在廣場的一側等候命令。這時,幾輛大車在嚴密押解下來到刑場,徐永清等人跳下馬車,慷慨赴義,引起廣場上一陣騷亂。

   

             就在這時,一個人趁亂走到張緒武身后,附在他的耳朵上悄聲說了幾句什么。在張緒武手里的“宣判書”上的陳國棟幾個字上點了點。張緒武沉吟片刻,說:“好吧,就給老弟一個面子。”隨后,在事先準備好的宣判書上隨手劃掉了陳國棟的名字。

      

             隨后,就有人從被捆綁著的人里叫出一個人來,此人正是徐永清縣長的警衛員陳國棟。在圍觀的人群眾目睽睽之下,陳國棟被解開繩索,當場釋放。

這個在刑場上為陳國棟說情的是誰,他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面子”?


            此人姓花,名封憲。早在9月,國民黨成立通遼縣黨部、拼湊臨時政府時是保安隊隊長。為大肆發展反動勢力,擴大外圍組織,花封憲到處網羅日偽余孽、流氓、土匪等社會渣滓,使保安隊從原來的60人很快發展到了400多人。


           此后,隱藏在暗中的國民黨地下勢力為了顛覆政權,曾陰謀策劃了一場逮捕徐永清的行動。后因郭亞臣等人從遼源搬來援兵,徐永清才免遭毒手。這次行動的幕后策劃、組織者里就有花封憲。


            正是因為花封憲在縣黨部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張緒武才不得不答應他的請求。但是,他又為什么專為陳國棟求情呢?原來,陳國棟的父親在日偽時期曾當過警員,花封憲是警尉,屬上下級關系,且私交不錯。


            陳國棟及家人對此事一直諱莫如深,但是沒有逃過文革一劫。如此看來,前文引用王欣所述陳母哭訴一節如若屬實,亦當在花封憲說情之前。


            不過,在徐永清犧牲前的11月份,經調查取證之后,人民政府遂將韓庭桂、花封憲等人逮捕。1946年1月,通遼獲得解放。隨即槍決了罪大惡極的花封憲等十幾名罪大惡極的反動分子。


            土匪圍城 紅槍會御敵敗北

 

       徐永清等二十八名烈士遇難,革命政權被反動勢力顛覆。國民黨重建通遼縣黨部和縣政府,縣黨部書記王文民,縣長金志強。


             此時,正值時局動亂,國共兩黨反復拉鋸,不僅慣匪橫行、一些流散社會的原日偽舊部、被擊潰的國民黨散兵游勇也都紛紛拉起少者三五十,多著數百人的隊伍,占山為王,到處騷擾百姓。

    

             此時盤踞在通遼城的,是國民黨遼寧省第七師,還有縣保安隊。為了加固城防,在通遼城周大修工事,重新把日偽時期架設在城外的電網修好,在城壕頂上內側修一條一米多寬的路,叫做馬道,馬道外側有近一米高的土墻,即便于調動人力,也可以俯在馬道上向外射擊。隨后,又按戶攤派人力,在城壕與電網之間挖一條護城河。他們以為,以這樣堅固的三重工事,既可以防止土匪攻擊,也能防御八路軍攻城。


             城里剛剛準備就緒,果然有一股土匪氣勢洶洶殺奔通遼而來,這就是臭名昭著的金龍匪幫。


             以金龍為匪首的這伙綹子不僅人多勢眾,而且很多土匪都是在草原上流竄多年的慣匪,騎術精,槍法準,兇狠殘暴,作惡多端。他們想趁著即將過年,通遼城內防守空虛之際發一筆意外之財。土匪們叫囂著:“打進通遼,人娶媳婦馬過年”。


             金龍雖然號稱人馬眾多,但千八百人的隊伍畢竟無法對通遼實行包圍,他們沿著西遼河的冰面過河后,把進攻地點選在城北,重點就在西北門至老北門一帶。土匪的馬隊沿著電網外面的土道往來穿梭,一邊呼喊,一邊打槍,氣焰十分囂張,


            北城一帶老百姓陷入極度恐慌,白天,一些膽大的還敢偷偷地溜出去看看動靜,一到晚上,家家閉戶,大人孩子都躲到炕沿墻下,以防流彈誤傷。


            城里也早已行動起來,國民黨守軍和保安隊自城西北角開始,一直到小街基一帶嚴密布防。

   

             當時的通遼城里有一個組織,叫紅槍會。紅槍會的人平日里經常聚集在一起練功夫。加入紅槍會的人,都有一個紅兜肚,兜肚上面繡著一條龍。據說,紅槍會里有人會掐訣念咒,臨上陣之前,先給眾人“上法”,就是給每人一道符咒,把寫在黃表紙上的咒語燒成灰,放到酒碗里,喝了"符水",就能夠刀槍不入。


             就在土匪圍城的第二天,紅槍會首領找到縣政府保安隊,主動請纓,出城破敵。


             一大早,紅槍會全體會員手持扎槍在老北門集結。站在隊伍里的大都是年輕人,穿著各異,高矮不一。在墻根底下,擺著一溜八仙桌,在一張桌子上擺著神龕、蠟燭、香爐,另外幾張桌子上擺放著幾摞二碗。這時,會首一聲令下,列在隊伍里的會員們脫掉棉襖,露出貼身的紅兜肚。這些年輕人哪里經見過真刀真槍拼命的陣勢,心里打鼓,再加上刀子似的西北風一吹,早有人哆嗦成一團。


             紅槍會里專門寫符念咒的人站在桌子前,開始請神。他手里舉著三柱點燃的香,閉著雙眼,嘴里念念有詞。等他插好香,叩完頭,起身宣布,他已請下二郎神前來護法。緊接著,二碗里倒滿酒,每人發了一道符,點燃后把紙灰放在酒碗里,仰頭一口喝干。首領一聲令下,紅槍會吶喊著“刀槍不入!”便沖出了老北門。


              候在門外的土匪見有人結隊出城,不由分說就是一陣亂槍。此時,這些會員們才知道吞符念咒并不能抵擋尖嘯的子彈,還沒等沖過吊橋,早就有人在哭喊聲中倒在血泊里。后面的人一見大事不好,趕緊掉頭往回跑。短短幾分鐘,這些號稱“刀槍不入”的紅槍會就結束了戰斗,白白丟在城門外幾具尸體。

   

            保安頭目“炫技”斃命 老三師殺進通遼城


          紅槍會鎩羽而歸,土匪繼續圍城。城里的國民黨守軍和保安隊也不出城征戰,只是縮在城里防御。保安隊里的有個頭目,叫趙中亞,此人當過兵,自詡槍法百發百中。他早就聽說圍城的土匪二炮手有百步穿楊之技,趙中亞要借機與二炮手一決高下。這一天,他伏在馬道土墻上向城外喊話,要與二炮手比槍法。二炮手也不含糊,趴在土壕后面喊道:"你說怎么比?"。趙中亞說:“咱們倆一替一槍。”二炮手說:“好,說話算數,我讓你先開槍。”趙中亞說:“你小子別后悔,有尿兒你就把腦袋露一露。”就見土壕上果然露出了二炮手的狐貍皮帽子。說時遲那時快,趙中亞甩手一槍,二炮手的皮帽子應聲飛到半天空。趙中亞以為得手,正在洋洋得意,忽聽二炮手喊道:“看起來你小子還毛嫩,可惜我這頂皮帽子了。這回該輪到我了!”趙中亞不知是中了二炮手的詭計,二炮手并沒有真的把頭露出來,而是用槍管支起狐貍皮帽子。趙中亞此時不能裝慫,只得把頭露出去,只聽一聲脆響,趙中亞身子一歪摔倒在地,一顆子彈不偏不倚,正中趙中亞的眉心。


            趙中亞被二炮手打死,震動了通遼城。保安隊的頭目認為,趙中亞是為守城而死,要隆重為他發喪,出殯時,下令各保甲通知各戶派人參加。趙中亞在一片驚恐氣氛中被抬出城安葬。

 善于馬上作戰的土匪對攻城顯然不擅長,即便是城里大隊人馬出城為趙忠亞送葬,也沒能攻下通遼城,但氣焰依然很囂張。第三天傍晚時分,忽見土匪隊伍一陣騷亂,一聲“扯乎”,順原路向西逃去。


           原來,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是新四軍老三師逼近通遼城。面對老三師土匪們自知不是對手,慌忙逃竄。守城的保安隊見土匪逃竄,老三師殺進通遼,紛紛喊著:“八路來了!”,便棄城而逃。國民黨守軍倉促抵擋了一陣,也慌忙逃走。


            在保安隊里,原有一些當過土匪的,他們乘著城內混亂,逃跑前還想乘火打劫,撈上一把,他們專門找深宅大院,用槍托砸門。老北門有一個姓陸的木匠,人稱陸老二,此時正躲在門后聽動靜,見有人砸門,不知是什么人,正在猶豫時,門外"啪"響了一槍,正打中陸老二的肚子,嚇得他趕緊俯下身不敢吭聲。


          一陣混亂之后,街上略沉寂了片刻。可是,頃刻間,又一陣雜沓的腳步伴著叫門聲傳來,叫門的都操著南方口音:"老鄉,開門。有土匪沒有?"


          人們不敢開門,大家還不知道,這支操著南方口音的隊伍,正是解放通遼的新四軍老三師八旅十二團。有的人家院門最后被砸開,端著大槍的戰士沖進院子,挨著屋搜查。

 關于這次土匪進攻通遼,在老通遼人中流傳很廣,但在各種資料中卻鮮有記載。特別是關于金龍打通遼一事,一些史志專家更是認為,金龍沒有攻打過通遼城。據此判斷,1945年末至1946年1月,確曾有過土匪攻城一事,至于是哪個土匪綹子,則需進一步考證。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