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老通遼回眸之十四——從“吳俊生修建姑子庵”說起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老通遼回眸之十四——從“吳俊生修建姑子庵”說起

轉載 mingyu2016/05/20 15:48:21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8603 閱讀 0 評論 5 點贊
泰山娘娘廟,俗稱姑子庵,史料多稱太山宮.按該廟碑文記載,全稱應叫泰山娘娘廟。位于老通遼城東門外,即霍林河大街南100米、和平路路東。論其規模,在通遼城內的寺廟中僅次于圓通寺的第二大廟宇。
泰山宮修建于1922年。此時通遼城已經過近十年的歷史,正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城市已經開始向東發展,原屬城外農田的東門外已陸續修建房屋。
泰山宮做為城里唯一一座尼姑庵,也是城內修建的第一座寺廟。但作為道教的廟宇里所供奉的神祗中,卻不僅限于道教人物,除了三宵娘娘、關羽、岳飛、藥王外,另有道(倒)坐觀音、大仙等,既有佛教人物,也有屬民間宗教的所謂“大仙”。
太山娘娘廟所供奉的大仙都有哪些“仙”,現存的碑文中未有記載。大仙,是在作為正道之道教衰微后,民間信奉的“五大仙”開始盛行于民間,五大仙又叫 “五大家”或“五顯財神”,分別為:狐仙、黃仙、白仙、柳仙、和灰仙。也就是狐貍、黃鼠狼、蛇、刺猬、老鼠。作為道教的廟宇,同時供奉佛教的佛教神位的,在較小的廟宇中并不少見,如通遼老爺廟中也有釋迦摩尼的神位,但供奉大仙的,并不多見。其目的顯而易見,那就是“市場經濟”使然。在太山娘娘廟修建時,還是通遼城內唯一一座廟宇,圓通寺、老爺廟的修建都在它之后。為了籠絡更多的香客和信眾,故將眾多不同教派聚攏在一起,大有宗教超市的意思。
在以往的文史資料里,或詳或簡,對其均有記述。《通遼房產志》中說:“太山宮的正殿,正位是關帝,關帝后面塑有南海大士,西側是岳飛;后殿是娘娘廟,供奉三雷娘娘(三雷娘娘應為三霄娘娘之誤);前殿是太山門。太山門兩側各有一匹塑馬,一為關羽所乘寶馬,一匹為岳飛所乘良駒。……此外還有一間‘太仙堂’”。“太山宮是軍閥吳俊生所建”;《哲里木史志》第六章第四節:“太山宮”中記載:“太山宮又稱姑子庵,民國初年吳興權所建,是通遼城內第二大廟’”。
記載較為詳細的是喬子良、薛硯田主編的《科爾沁史話》,書中除了對太山娘娘宮建筑格局及廟內供奉的神祗詳加記載外,對修建者也有記述:“有力的支持者是東北軍閥吳俊生(興權)及通遼城內的大小商賈地主紳士。……吳俊生是東北軍閥、奉系首領張作霖的把兄弟,于二十年代在通遼廣占土地,并開商號,盤剝人民。他牽頭捐資修建道宮,……”
說到太山宮,老通遼人幾乎眾口一詞地指向一個人,即吳俊升,大多數資料說太山宮是他修建,《史話》說,他是“有力支持者”。但卻沒有一種資料述及他修建或支持太山宮的有效證據。那么,吳俊生到底與太山宮有什么關系,或者說到底有沒有關系?
如今,太山宮早已化作歷史煙塵,所幸還有一通石碑存世,這就是現存通遼博物館的太山娘娘廟石碑。原碑應該是兩通,廟前左右各一。但另一通石碑已不知去向。泰山娘娘廟碑正面共計607個字,保存基本完好,僅有五個字殘損,不可辨識。內容分為三層:一,道教宗旨。二,捐資修建過程。三,廟內所供奉神祗。碑文最后還刻有碑文撰文、書寫、雕刻者姓名及廠家。在一些史料里,也有人記錄碑文,但錯訛頗多。全文如下(標點為作者所加):
通遼縣東門外太山娘娘廟碑記
   
     維中華民國十有一年壬戌十二月初七日,謹豎碑刻石而言曰:大矣哉斯日也!何日也?為我廟宇建筑伊始之日也。斯廟也,何廟也?為我佛仙護佑善士之廟也。斯建筑也,何建筑也?為我方善男信女種福果、結因實,修今生來世之建筑也。夫當此世,正五百年過渡之時輪王(罔)替、萬劫降落徒弄也。圣賢之教即患不足,盡世何堪完濟?佛仙慈悲,豈忍坐視凡人羈劫而袖手不救歟!于是,塵民無知,而降經以教之;塵民為惡,降災以感之;塵民為善,降祥以渡之。方無為之,慈悲為懷,善渡群迷,救苦眾生。靈光之照,大而莫可言;靈光之德,至而莫可宣。飄飄蕩蕩,勃于今世,冠盛其他。□□紀勿姑論,即以我師兄弟三人而言,始而受佛仙渡化,繼而受佛仙佑護,遂各出資五百元,用于建斯廟。然錙銖之大,猶不足意。我三人發啟建于前,而眾善士繼隨于后,我三人始出資于前,眾善士捐助于終。豈徒我三人處心竭力,堅持到底,募化必成之誠而致哉?亦我佛仙素德普及,佛光靈感,得諸大善士捐助之力而成大功焉!當購地之時,也復經地主秦寶玉捐助地價六百元,亦我佛感應之□□也。計購料置材,不數月而成大功也!住于通遼縣東門外,計地三十三畝。建后殿三間,太仙、眼光、天仙娘娘諸佛位焉;筑中殿三間,關圣帝君、老君、藥王諸佛位焉;大仙堂一間及倒坐觀音、山門焉。□周圍群墻、主持房、咸與維新,俱各生輝,豈不大哉!斯善豈不盡哉?故刻石豎碑,以銘千古不朽云爾。
    龍門正宗十八代弟子,開山道納:張永貞、張永宏、李永德
    監院:尹永金、姜園長、王明廣
    興城文法學士艾輔宸撰文
    沈水癡生陳希博書丹
    沈陽萬發義石工廠刻石
    佛歷一千九百二十二年十二月七日轂旦敬立
龍門正宗十八代弟子,開山道納:張永貞、張永宏、李永德
監院:尹永金、姜園長、王明廣
興城文法學士艾輔宸撰文
沈水癡生陳希博書丹
沈陽萬發義石工廠刻石
佛歷一千九百二十二年十二月七日轂旦敬立
石碑上所寫太山,為泰山的異寫,李斯《諫逐客書》中說“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高” ,所指就是泰山。泰山有碧霞元君祠,供奉的就是云霄、碧霄、瓊霄娘娘。與通遼太山娘娘廟所供奉的娘娘相同。太山娘娘也是道教重要神祗。
龍門派創始人系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陽明弟子邱處機,龍門派也是北方道教最主要的門派。這表明太山娘娘廟是一座道觀。
值得注意的是,碑文最后落款為:佛歷一千九百二十二年十二月七日轂旦敬立。
按碑文前面所述,該寺廟建于“中華民國十有一年壬戌十二月初七日”,也就是公元1922年12月7日。這正與上述所謂“佛歷一千九百二十二年七日”重合。但問題也就出來了,佛歷,是佛教歷法,是從釋迦摩尼涅槃算起,即公元紀年加上543年,再加一年。如此算來,民國十一年,佛歷應該是二千四百六十六年。碑文上所屬日期,實際上是公歷,而非佛歷。況且,一座道教庵堂建立,卻用佛教專用佛歷,也有不倫不類之嫌。我國啟用公歷始于民國元年,即1912年,至太山娘娘廟修建剛好十年,對于歷來使用農歷的國人來說,對公歷還需要一個了解習慣的過程。這一錯誤的出現,不知是否因為那位“撰文”的“文法學士”對于剛剛使用不久的公歷所知寥寥,抑或是佛歷知識欠缺所造成。
碑文對捐資建廟一事有簡要敘述,所提及的人除了“開山道納”張永貞、張永宏、李永德三人各出資伍佰元外,提及人名的僅有秦寶玉一人,也就是建廟時捐助地皮的“地主”。至于各種資料中被反復提及的吳俊生,碑文中卻只字未提。
關于秦寶玉其人,通遼史料里僅出現過一次,就是在《通遼官鎮私街合并圖說》中。這是一幅通遼建城初期的地圖。因為劉振亭在城東私建小街基引起訴訟,《圖說》作為打官司的憑證。就在“官鎮”與“小街基”中間,隔有一塊空地,圖上標有“秦寶玉購地一方”字樣。一方,是當時使用的土地面積單位,也就是長寬各一華里,相當于四十五畝。其位置就在現在的霍林河大街以南,建國路以東,東側與劉振亭所建小街基毗鄰,西接“官鎮”東門外“馬道”。這與碑文中所記載的位置完全一致。《圖說》繪于民國二年,即1913年,當時,秦寶玉所購土地尚屬空地。后因小街基合法化,秦寶玉原本作為農田的地塊因其特殊位置,自然也先后建起房屋。在張永貞等人為建造太山娘娘廟募化善款時,秦寶玉以“三十三畝”土地,折合六百元捐助,當在情理之中。
令人不解的是,作為太山娘娘廟的“修建者”吳俊生,在碑文中自始至終只字未提,既沒有說它出資修建,也沒有說他為該廟捐資。如果真如某些資料中所說,該廟宇是吳俊生修建,作為“善舉”,碑文中一定會如實記載,毫無隱匿的必要。按吳俊生的財力,獨資修建區區一座廟宇只能說是九牛一毛,退一步說,即便不是他投資興建該廟,而是以捐資形式,按其財力,也絕不會落在秦寶玉之后,而讓一個資本并不雄厚的小財主獨領風騷,成為碑文正面出現的唯一一個捐資者。有人揣測,吳俊生的捐資有可能是以他夫人的名義,因而刻在石碑背面的“功德碑”上。筆者以為,這種可能性極小。其理由是,一,吳俊生幾房有名分的夫人均不在通遼居住,何以在通遼修建廟宇?且花了錢,卻有無名無分,只字不留?二,刻在碑后面的捐資者捐資數量一般不會超過秦寶玉所捐“六百元”地價,秦寶玉所捐三十三畝地皮應該是該廟捐資者中最大一筆善款。
綜上所述,基本可以確定,吳俊生與通遼太山娘娘廟無任何瓜葛。
吳俊升在整個東三省都有很大影響,他原籍昌圖,起家在鄭家屯,通遼創建伊始,他是駐扎在鄭家屯的奉天后路巡防隊統領,在丈量“巴林愛新荒”階段,他曾派兵予以保護。1921年(通遼太山娘娘廟修建前一年)任黑龍江督軍兼省長。他在后來通遼的發展建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他率先在通遼建起“電燈廠”、“火磨廠”等,并修建大片房屋。
因其在通遼資產較多,影響較大,民間廣泛流傳著關于“吳大舌頭”的故事傳說,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眾口相傳,難免節外生枝,甚至無中生有。經查證,有些曾被寫進歷史的故事也被證明是子虛烏有。例如,鄭家屯至通遼的鐵路,過去幾乎眾口一詞,認定是吳俊生所修,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作為“滿蒙五路”之一的四洮鐵路是清政府借日資修建的國有鐵路,鄭家屯至通遼鐵路是四洮鐵路鄭通支線,也屬國有鐵路之例,和吳俊生毫無關系。
吳俊升一生有三大愛好:金錢、美女、良馬、他養馬三千匹,帥府里就有純種馬二百余匹;關于女人,他在通遼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他在通遼城里有一個外室,該女子也是吳姓,個子不高,小腳。他把這位“編外夫人”安置在通遼,自有他的主意。吳俊生在通遼有大片房產和土地,管理產業的是“吳長麟堂”。把吳氏女子安置在這里,自然可以放心。想不到的是,1928年6月4日凌晨,隨著皇姑屯一聲巨響,他命喪日本人事先埋下的炸彈,張作霖也不久身亡。三年后,日本人占領通遼,張作霖、吳俊生等人的財產被稱作“逆產”被日本人沒收,吳長麟堂也作鳥獸散,吳氏女子身無所依,無奈賣身娼門,做了妓女(或許是重操舊業也未可知)。解放后政府解散妓院,吳氏女子從良,嫁給小她十余歲的廚師,無子嗣,收養一孤兒。該女子病逝上世紀九十年代。
在各種資料中,之所以多次出現有關吳俊生修鐵路、建寺廟的錯誤記載,根本原因是史料搜集者過于輕信傳說、口碑,且沒有認真核對,這是治史者引用口述史料時的大忌。在沒有文字資料的情況下,口述、口碑資料可以作為重要依據,但是,對口述、口碑資料必須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工作,否則就可能產生史實訛誤,以致貽誤后人。
泰山娘娘廟,這座曾經顯赫一時的寺廟在解放后損毀嚴重,山門、院墻倒塌,僅余一座大殿,成為民房,山門前兩匹石刻馬也在文革中被砸。僅余一座大殿也在近年城市改造中被拆毀。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