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老通回眸遼之八--話說馬道尹府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老通回眸遼之八--話說馬道尹府

轉載 mingyu2016/05/20 15:35:04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3447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說起馬道尹府,老通遼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以往的資料中,均介紹說馬道尹府是馬龍潭所建私宅,但對馬龍潭其人其事,所知寥寥,只知道他曾擔任過洮昌道道尹,似洮鐵路督辦。其實,馬龍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有人評價他說:他集文韜武略于一身,忠貞愛國,保境安民,功勛卓著。他處亂世之中,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矢志不渝,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他威震東北三省數十年,歷任管帶、統領、陸軍中將、東邊鎮守使、洮昌道尹、龔威將軍等一系列要職,恩澤施于當世,芳名垂于千古。至今在東北三省及其老家慶云縣,提起馬龍潭無不肅然起敬。
     馬道尹府位于建國路路東,南鄰向陽大街。在當初修建馬道尹府的時候,這里還叫“東門外”。
     馬道尹府并非官宅衙門,而是私人住所,準確地說,應該是別墅一類。它的主人就是當年東三省大名鼎鼎的馬道尹。
     馬道尹府由三進四合院和一片園林綠地組成。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他是通遼城里僅有的一座明清風格建筑,在建筑風格上又融合了江南建筑特點。整個建筑組群呈L型。封閉式的組體院落與合理的分區布局,構成中國式大型家居院落特有的安靜、私密、嚴謹,儒雅的建筑風格。
 
老通回眸遼之八--話說馬道尹府

     馬道尹府的建筑,從結構形式到組群布局,從內外裝修到建筑材料的選用,都是精心設計,頗下了一番功夫。馬道尹府繼承了我國古代的建筑形式,骨架采用抬梁式木構架,外圍砌大青磚墻,屋頂采用硬山式樣,出于塞外冬季氣溫低等因素,屋頂與墻體十分厚重。因為采用了這種優越的結構形式,使得室內空間分隔十分靈便,既具有實用功能,又不失淡雅舒適的視覺效果。
     馬道尹府庭院布局以中軸線為主,橫軸線為輔,組成三個廊廡四合院。墻上精工細刻著花鳥魚蟲,吉祥圖案,庭院內的天井中恰到好處地點綴以花木,與雕梁畫柱的回廊相得益彰,堪稱藝術珍品。大門兩側為“八”字墻,墻上雕刻著吉祥圖案,精美絕倫。進門迎面是一堵影壁,做工精巧,雕刻栩栩如生。凡觀者無不嘆服!
    馬道尹府的建筑材料,從磚瓦砂石到鐵木構件,都來自奉天、鳳凰城及關內各地,務求精美。奉天城(沈陽)為清王朝發祥地,長期以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營造法,培養了一大批能工巧匠。馬道尹府修建時,從沈陽、鳳凰城等地聘請了工匠,為的是更好地體現其明清風格建筑的特色。此外,馬道尹府內所建花園不僅是通遼唯一的私家花園,還從江南等地運來名貴花木,與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成趣。
    馬道尹府主人馬龍潭,字溪騰,號靈源。以往介紹馬龍潭的資料中有兩處錯誤,一是說他號溪水堂,其實,溪水堂是他的堂號;二是說他是浙江人,實際上他是河北慶元縣人(今山東省慶元縣)。乃父馬奇峰為清代武職,請廷封為振威將軍,后被捻軍所殺,恤蔭云騎尉。1857年馬龍潭襲云騎尉。因馬龍潭受父親影響,慷慨大度,樂于助人,曾傾家財賑濟災民,致使家道中落,不得不到外地謀職求生。他輾轉來到東北參與鐵路建設,正值清廷招兵,馬龍潭被工友推舉為首領,率百余人投奔奉天將軍增祺,任管帶,守衛遼陽、復縣、海城、蓋平(蓋州)等地,屢敗俄軍。
馬龍潭與張作霖/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和張作相等人結拜,論年齒馬龍潭為大哥。1914年馬龍潭任東邊鎮守使,仍兼奉天右路巡防統領官,晉升陸軍中將,佩二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三等寶光嘉禾章。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封馬龍潭為三等男爵,馬龍潭堅辭不受。馬龍潭駐守鳳凰城期間,日人覬覦,交涉棘手。馬龍潭剛柔兼施,經權并用,將一場危機巧妙化解。后來日本人知道馬龍潭在此鎮守,再不敢輕肇事端,東邊一帶得以粗安。
     張作霖一直對馬龍潭的才能心存疑忌,認為馬龍潭論文論武都遠高于已,所以處處打壓馬龍潭。1920年,張作霖解除了馬龍潭陸軍中將東邊鎮守使軍職,將他調任洮昌道,任遼源交涉員并總辦遼源商阜事宜。馬龍潭在洮昌任上減賦稅、辦學校,興利除弊,深得百姓擁戴。1922年3月,再次將馬龍潭調任四洮鐵路督辦兼東三省巡閱使,署高等顧問與黑龍江省軍政兩署顧問。四洮鐵路開工之初,一些人受日本人收買,意欲將筑路權承包給日本大倉株式會社,馬龍潭毫不客氣地給頂了回去,他怒不可遏地質問道:“鄭洮鐵路與京綏鐵路孰難孰易?”并明確表態:多年前詹天佑先生能做到的,我們今天更應該做到,把國家的筑路權拱手讓給外國人,說輕了是我輩無能,說重了就是賣國!在馬龍潭的堅持下,鄭洮鐵路全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完成,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東三省,并建立偽滿州國,辭去一切職務,隱居四平,寧可過清淡貧窮的生活,也不為日本人的高官厚祿所誘惑。他的長孫原來在中滿鐵路局供職,也遵馬龍潭之命辭職回家。但是因為馬龍潭在東北地區有很高的聲望,日本人就想利用他來籠絡人心,在成立偽中滿省時,擅自公布馬龍潭為省長,并張貼布告,企圖造成即成事實,逼馬龍潭就范。馬龍潭聞訊后勃然大怒,扶杖到日本憲兵本隊抗議,并以頭撞桌角,誓死不從。日人無奈,只好收回成命。天津大公報以《馬龍潭觸日人之怒》為題報道此事,對馬龍潭的民族氣節大加贊賞。自此,馬龍潭深居簡出,以書畫自娛。他寫得一手好自,尤擅行草。雖是武將,書法毫無劍拔弩張之氣,所謂剛柔相濟,瀟灑流暢,前來索字者甚多。
      1924年,馬龍潭任四洮鐵路顧問期間,有感于梨樹縣第十五中學的破敗,傾其所有,捐款10053元現洋,新建了一所中學,使之成為設備、條件最好的一所學校。當時,馬龍潭當時問賬房自己還有多少錢,賬房先生說還有一萬,當他得知馬龍潭要用于捐資辦學時,就推說剛才自己看花了眼,實際只有五六千元。后見馬龍潭執意要捐,只好說讓馬龍潭給個數目,馬龍潭一句話也沒說,只拿起筆寫了一個大大的“傾”字,驚得賬房先生張大了嘴巴,半天也合不攏。據說后來賬房先生將這個字請人精心裝裱,作為家訓代代相傳。
 
 
馬龍潭府前門
  
      馬龍潭這樣的義舉并非偶然,后來又在通遼城重演。
      1925年前后,通遼鎮已是近萬人的小鎮,其中回民近百戶,六百多口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民要做禮拜,舉行祭祀儀式,亟需一座清真寺。當時的回民大多是做小生意,本小利微,建清真寺資金一時難以籌措。趙子元教長和主辦鄉老劉敬久、馬連生、石韻章、王煥章等分頭到外地集資,所得甚微。
      有一鄉老張殿甲與馬龍潭有一面之交,聞聽此人急公好義,有豪俠之風,遂去求助,陳說困難。馬龍潭聽說后,當即表示全力支持,幫助解決清真寺大殿、講經堂的全部磚瓦木料,并出資在東郊購得回民墳地兩塊。
清真寺于1926年破土動工,1927年全部完工。馬龍潭書寫“亙古清真”四子匾額,懸掛在清真寺大殿前檐下。
      馬龍潭宅邸巍然屹立在通遼東門外,成了城內標志性的建筑,也為后來人建造房屋提供了參照的樣板。
      1931年,日本侵略者發動“9·18”事變,不久通遼淪陷。馬道尹府成了日本憲兵隊和日偽機關。不屈服的抗日軍民奮起抵抗,就連平日打家劫舍的“胡子”也紛紛槍口對外,一致抗日。這座昔日民宅,如今被日寇占領的馬道尹府也成了殺敵的戰場,上演了一場“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英勇活劇。這也是對遠在百里之外,這座宅子的主人,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馬龍潭最大的安慰吧。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