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記者 郭曉玲 通訊員 邵靈燕
隨著微信的普及應用,一部分有生意頭腦的人把目光轉向微信,做起了微商。但也有一些心術不正的人盯上微信,將其變成傳銷的溫床。近日,我市警方接到兩起群眾報案,均涉嫌在微信中進行非法傳銷。為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對于微信傳銷的各種新手段、新概念要提高警惕。
高額回報背后的傳銷“陷阱”
近日,市民李某在向“恩誠F2C體驗超市”投入5.4萬元后,得到4200元返現,之后便再也無法聯系上負責人,于是找到警方報案。經過偵查員調查發現,“恩誠F2C體驗超市”成立于2014年11月,以開設微信微店“恩誠F2c體驗超市”名義,向市民宣傳稱,只要交納480元至3.84萬元不等的購物本金即可成為體驗超市會員,只需每天在微信朋友圈轉發恩誠超市廣告,就可每天獲得15元至1200元的廣告費返現,總共返現90天。
民警經過調查發現,此傳銷組織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1.宣稱返現為廣告費,迷惑投資者。“恩誠F2C體驗超市”宣稱投資者在成為超市會員的同時也成為了特約廣告商,會員的微信成為了超市的廣告平臺,每天的返現就是廣告費,使投資者相信“恩誠F2C體驗超市”并非傳銷活動。
2.超市商品價格虛高。入會資金能在其微店中購買日用商品,但微店商品價格虛高,為正常價格的10倍。
3.傳播迅速。“恩誠F2C體驗超市”入門條件低,任何滿足條件的投資者都可以通過網絡申請成為會員并開始宣傳,所以傳播速度快。
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提醒說, 在微信傳銷案例里,銷售的產品本身價值和最終定價往往差距很大。當發現在身邊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中,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返利依據的情況時,請提高警惕,這種方式極有可能為傳銷。市民不要相信所謂的高額回報,發現上述情況要及時舉報,以避免給自己和他人造成財產損失。
警惕以民間互助為誘餌概念洗腦
前不久,家往科左后旗的王某加入了一個叫“RT770全民眾扶互助平臺”的微信群,并在看了誘人的群內宣傳后投入770元,可是隨后群主要求他繼續發展朋友加入該平臺,王某這才意識到這個微信群可能在進行傳銷活動,于是報警。而在警方調查中發現,后旗轄區內參與人數已超過500人。警方調查的網絡資料顯示,廣東念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2日,注冊資金1000萬人民幣,登記機關為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河分局。“RT770全民眾扶互助平臺”是廣東念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萬搜網、唱吧、微信中推出的金融互助平臺,投資人只需投入770元即可成為會員,然后分為70元和700元兩條線同步運作。每條線以發展三名下線為提層標準,每名下線投資770元,升為八級后出局。若70元線成功存活發展八級共510名下線,可收到下線返利113萬元出局;若700元線成功存活發展八級共510名下線,可收到下線返利208萬元出局;如果兩條線均成功就可收到下線返利321萬元出局,相當于本金的4168倍。
警方根據調查認為,“RT770全民眾扶互助平臺”存在高風險,并有以下煽動迷惑特點:
1.概念洗腦,以民間互助為誘餌。廣東念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宣傳“RT770全民眾扶互助平臺”是一個非盈利的系統,是人幫助人共同致富的團體,巧妙的用民間互助致富概念替代傳銷實質。
2.入門費用低,發展速度較快。“RT770全民眾扶互助平臺”只需投入770元即可成為正式會員,利潤率極高,誘惑力極大,再加上互聯網的隱蔽性和快速傳播的特點,傳播速度十分迅速。
3.極易發生資金鏈斷裂,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RT770全民眾扶互助平臺”并沒有實體投資盈利項目,只是發展下線,收取下線返利,只有新會員不斷加入,才能保證這個平臺持續返利。一旦關閉此網站,則以前的投資人就會受到經濟損失,從而引發大規模群體性事件。
市公安局經偵支隊民警提醒說,微信傳銷雖然利用了微信作為新的傳播媒介,但其本質依然是層層發展代理,鼓動其他人成為下線、并以此賺取傭金的傳銷。該案中傳銷的組織者針對一些人急于創業的心理,打出極具誘惑力的廣告,發展其成為傳銷成員。微信傳銷靠微信聊天與要發展的對象進行溝通聯絡、“洗腦”“培訓”,并利用網上銀行、網上支付平臺完成資金交易,具有極大的隱蔽性。由于微信上添加的多是親朋好友,有些人利用熟人間容易獲取信任的特點有意“殺熟”,借助朋友圈進行關系擴散,引誘朋友上當受騙。因此提醒廣大市民,在無法確定是否為傳銷組織前,千萬不要輕易投入資金。如不慎誤入傳銷網站,應立向公安機關報警,以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