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通遼回眸之四“采哈新甸荒”引起的事端
轉載
mingyu于 2016/05/12 17:44:47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2371 閱讀
0 評論
2 點贊
黃仕福帶領人馬,把荒務總辦扎在遼源州(現吉林省鄭家屯),之后,便開到巴林愛新荒荒段“行繩丈放”。此次放荒,是卓里克圖親王自己申請,經袁大總統批示,并持有奉天都督頒發的關防,躊躇滿志的黃仕福萬萬沒有料到,新官上任,頭一把火就險些被熄滅。
黃仕福率人剛剛開始丈放,忽然,一支五六百人的隊伍來到荒段,氣勢洶洶地對丈放橫加阻撓,使丈放工作只得停止。是什么人這么大膽,竟然敢來干預阻撓政府官員的正常工作?正所謂“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前來干預的不是別人,乃是科左中旗的旗札薩克達爾罕親王及本旗貝勒、貝子等貴族,同時前來的,還有屬下旗丁五百余人。阻撓的理由是:卓里克圖親王財政紊亂,必須先把賬目搞清楚,否則不許丈放。
按理說,達爾罕親王雖然是管旗王爺,領有旗扎薩克之職,但卓王與其他幾架王公各有自己的領地,人家的賬目清楚與否似乎與他人沒有什么關系,難道達爾罕王還有權利干預人家的家事么?事情并不這么簡單。在《話說卓里克圖親王》一文中,曾提到過出放“采哈新甸荒”一事,事情雖然已經過去多年,未必不是這筆陳年舊賬埋下的禍根。
采哈新甸荒是科左中旗在清代的第二次公開出荒,荒段位于雙遼市茂林鎮以東。這塊草地的出放,從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到宣統元年(1909年)結束,歷時二十四年。
光緒十年(1884年),科左中旗第十三任札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棍布旺濟勒去世。年僅五歲的那木濟勒色楞,承襲了和碩達爾罕親王爵,成為本旗第十四任札薩克。但當時只有7歲的棍布旺濟勒因其年幼不能主政,朝廷令本旗閑散王爺卓哩克圖親王濟克登旺庫爾署理科左中旗印務,代行札薩克職權。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代行旗扎薩克職務后,濟克登旺庫爾感到自己咸魚翻身的日子到了。這位王爺本是一位酒色之徒,他常年居住在北京豪華的王府中,每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揮霍無度,很快債臺高筑,陷入危機,僅在北京祥泰德商號吳玉祥名下,他就欠了東錢四十九萬七千三百六十吊。掌管旗政后,債務纏身的卓王首先想到的便是賣祖宗的產業,他成立了福長地局,打算出放哈拉巴山、達冷等處的荒地,用來償還宿債。可是這件事被福晉育木吉特發覺,一紙訴狀把他狀告到理藩院,要求朝廷加以限制。由于老婆從中作梗,此事只得作罷。于是又決定出放采哈新甸荒。
其實,采哈新甸荒并不是卓里克圖親王的領地,而是屬于本旗溫都爾王。正所謂利令智昏,他在沒有征得溫都爾王同意的情況下,將長60里,寬32里的采哈新甸荒抵押給吳玉祥,并把蒙文印據押給吳玉祥作為憑證。
事已至此,卓王仍不滿足,他又與本旗臺吉三音吉雅、德興阿、色旺東喀魯布等人合謀,把采哈新甸荒佃給“民人”(流入本旗的漢人)王銘、張顯芝、呂長安等五百余人。這些人共計報領荒地十二萬八千坰,領得地照一百二十八張。卓王收取荒價東錢六十五萬七千六百吊。卓王將別人的女兒一嫁再嫁,即還清了欠債,又白白得了銀子,可謂一炮雙響,一箭雙雕。
紙里終究包不住火,事情敗露后,債主、佃戶紛紛上告,于是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光緒十七年(1891年)老卓王濟克登旺庫爾病故,事情沒有結果;光緒二十年(1894年),老卓王的兒子丹色里特旺珠爾也死了,官司仍然懸而未決;光緒二十年,老卓王的孫子額爾德木畢力克圖襲爵,債主、佃戶依然在上告。直到光緒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終于驚動了圣駕,光緒皇帝在關于控告“達爾罕親王那木濟勒色楞,售荒得財,抗不撥地,跡近誆騙”的奏折上朱批“按照所陳各節,確切查明,據宴具奏,勿稍徇隱,原折著鈔給閱看,欽此。” 輔國將軍遼陽城守尉宗室德裕、奉天高等審判廳推事陶祖堯、候補直隸州知州明哲三人前來科左中旗三堂會審。并給光緒皇帝寫了一個詳細的奏折,將此案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地奏告皇上,并提出了解決方案。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皇帝朱批:“著照所請,該部知道,欽此”。得便宜的是卓王,只因達爾罕王是科左中旗的執政王,替他當了一回被告,但卻不能替他挨板子。 徐世昌等人按照皇帝的批示,制定了《出放采哈新甸荒章程》,對采哈新甸荒重新丈放,以所得荒價償還債主吳玉祥、佃戶王銘、張顯芝、呂長安等人的債款和原來所付荒價。余下錢款用來補償這些人在二十余年訴訟過程中所蒙受的損失。兩項合計折銀二十六萬二千八百四十八兩二錢一分二厘,還剩下正價銀二萬九千多兩,全歸旗札薩克府作為公用。
這場官司雖然已經結案,但吃虧的是溫都爾王。自己的封地無緣無故地替他人換了債,豈能善罷甘休!這次借機找茬鬧事也在情理之中。此外,他們阻撓放荒還有一個借口,那就是,這次出放巴林愛新荒之前已有明文規定: 巴林愛新荒的荒價,全部收入作為十成,以二成報效國家,八成歸卓王償還債務。荒地滿六年升科,地租每坰收中錢六百六十文,按舊例,本該一半歸旗札薩克,一半歸卓王,但卓王以籌辦該荒事務開銷頗大為由,首先聲明不容分劈,全部歸己。卓王獅子大張口,要一個人獨吞地租,好事豈不都是你一個人的!老賬新帳合在一起,達爾罕親王、溫都爾王等當然不能坐視不管,這才率領人馬前來干預。
這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叫黃仕福意外,更讓色旺端魯布氣急敗壞。情急之下,他想起一個人來,這就是集寧寺的達爾罕呼圖克圖色旺諾爾布。實在沒別的辦法,只好請這位集寧寺的活佛出面調解。卓王曾在孟克召廟當過喇嘛,和達爾罕呼圖克圖有交情。此前,在卓王還俗繼承王位時也曾遇到多方阻力,當時就是這位活佛從中游說,最終得以還俗。最后,果不出卓王所料,老活佛以自己在宗教界的崇高威望,說服了達爾罕親王及其屬下,他們答應不再干涉。丈放工作在停頓三個月后,于當年七月二十五日重新開始。
黃仕福和卓王本以為這回可以順順當當丈量土地,編號賣錢了,誰知,又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情再一次使放荒工作陷于停頓。
烏泰王響應外蒙古哲布尊丹巴獨立,舉兵叛亂,烏泰被打垮以后,他手下的一部分散兵游勇逃竄到東扎魯特,糾集起一幫人馬再次發動騷亂,殺西扎魯特公爵、東扎魯特福晉,攻陷了開魯。一些胡匪也趁機騷擾,四處搶掠。這次事件從11月12日起,之12月1日平息,可人心慌亂并未能在短時間內解除。在此之前,黃仕福已經派人到遼寧、吉林、河北、山東等地招商,那些揣著銀子前來買地的人聽到這個消息,紛紛止步不前,甚至打道回府。直至匪患平息,時間又已經過去了幾個月。
此外,還有一起荒務總辦內部的一個叫劉振亭的收支員中飽私囊,造謠惑眾,致使人心動搖,放荒一度中止的事件,因篇幅有限,下篇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