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回眸老通遼之二 話說卓里克圖親王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回眸老通遼之二 話說卓里克圖親王

轉載 mingyu2016/05/12 17:34:43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王玉濤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2179 閱讀 0 評論 8 點贊
      說到通遼這塊土地的放荒,即巴林愛新荒,有一個人物是繞不開的,這就是科爾沁左翼中旗卓里克圖親王色旺端魯布。
說起卓里克圖親王的家世,自然是十分顯赫,卓里克圖親王與達爾罕王是清外藩蒙古各盟旗貴族中地位最高的兩為王爺。不同的是,達爾罕親王是科爾沁左翼中旗管旗札薩克、哲里木盟盟長,卓里克圖親王是無實權的散王,他們的祖父莽古思,是成吉思汗的二弟、科爾沁部先祖哈布圖?哈薩爾的第十八世孫,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始祖。1593年,莽古斯與其弟明安、洪格爾一起跟隨科爾沁部酋長奧巴參與“九部聯軍討伐努爾哈赤”戰役。戰敗后與努爾哈赤議和。努爾哈赤遂采取“懷柔政策”,派專使與科爾沁蒙古通好,于是蒙古貝勒莽古斯來后金朝見。后金朝在嬪妃中選出美女為其作妻,結為婚姻關系。莽古斯亦將自己女兒額爾敦其其格(俗稱哲哲,后為大清國第一國母孝端文皇后)嫁與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進一步結為兒女親家。
莽古斯生長子宰桑、次子敖勒布。宰桑生有四男二女。其中,長子烏克善與四子滿珠習禮皆為滿清所封第一代蒙古親王。長子烏克善系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一代親王,是清代漠南蒙古最有權勢的閑散王爵;四子滿珠習禮被封為達爾罕巴圖魯親王,其本人及其后裔皆為該旗扎薩克王。
宰桑的兩個女兒先后嫁給皇太極:大女兒海蘭珠,俗名烏優塔,1634年嫁與皇太極,1636年被封為關睢宮宸妃;二女兒布木布泰,俗名大玉兒,即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孝莊文皇后。是清太宗皇太極的“崇德五宮”之一,是清世祖順治皇帝的生母,是“千古一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的親祖母,是從科爾沁草原走向中國歷史大舞臺的一代杰出女政治家。為清初的政治穩定和后來發展成“康乾盛世”做出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到了色旺端魯布,已經是第十五代卓里克圖親王。
在清代,科爾沁以列朝外戚而“國恩獨厚”。列內扎薩克二十四部之首。凡有大的征戰,必派兵征剿。征噶爾丹及剁策妄阿拉布坦羅卜藏丹津、噶爾噶策動凌達瓦造反等大戰役,科爾沁扎薩克等每一次都率部征伐,戰功卓著。卓里克圖親王、達爾汗親王、土謝圖親王、扎薩克圖郡王等四個王爵俸幣比其他各部都要優厚,這不僅是因為有姻親關系,科爾沁部的功勞也是最大的。按大清規定,外藩蒙古享有俸銀、俸幣共七等,惟獨科爾沁三位親王和一位郡王比其它同等爵位者再優一級。外藩親王俸銀2000兩,俸緞25匹,科爾沁三親王每人俸銀2500兩,俸緞40匹,郡王俸銀1500兩,俸緞20匹。俸緞20匹。但作為親王,擁有廣袤的草場、優厚的待遇,怎么會墮落到債臺高筑,靠出賣祖傳土地的地步呢?說來話長。
色旺端魯布成為親王,并非順理成章。頭等臺吉:額爾德木畢力克圖去世后乏子無嗣,無人繼位,福晉蘇布特達呼瓦根據情況呈文上報清政府。按清廷規矩,王公等出現空缺,可在親族近枝中遴選。色旺端魯布是額爾德木畢力克圖的次弟,按例也可列為繼承人之位,于是,已經出家當了喇嘛的色旺端魯布動了繼承王位的心思。經四處活動,最終得以還俗,娶其嫂子為妻,如愿以償地繼承了卓里克圖親王爵位。在此期間,自然花費了大量金銀。在他還俗后當上王爺后,又常年駐在北京,每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朝廷的俸祿已遠遠滿足不了他日常的花銷,只得靠借債維持。
色旺端魯布既然是出身貴胄,為什么會去當喇嘛?這還要從清廷對蒙古的政策說起。在蒙古地區大肆提倡喇嘛教,廣設喇嘛廟,是清廷的一項國策。從清代統治者把喇嘛教作為柔服蒙古各部的工具。由于統治當局的推崇保護,蒙古各部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普遍信奉喇嘛教,按清廷規定,蒙古人不分貴賤,每戶必須有一男子到寺廟出家,為了讓更多的人自愿出家,還規定了諸多優惠政策,作為王爺后代,出家當喇嘛色旺端魯布絕不是第一人,其中,科爾沁草原上著名喇嘛廟莫力廟第一任葛根就是卓里克圖親王之子。第一世葛根瓦其爾阿拉木斯為科爾沁左翼中旗卓里克圖親王之子“阿巴嘎喇嘛”的呼畢勒罕,生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7歲被迎請到莫力廟坐床,21歲赴西藏色拉寺修習經典。經過10年苦讀,獲得“拉然巴”學位。又從第六世班禪受“格隆”戒,由第九世達賴喇嘛授予“班第達”稱號。學業成就后,返回本旗主持莫力廟移修重建事宜。他從西藏返回本旗時,途經北京,拜見第二世章嘉呼圖克圖若貝多吉,結為好友。他還通過二世章嘉朝見乾隆皇帝,乾隆賜封其“額爾德斯琴堪布呼圖克圖”尊號,并準其重建寺廟,且由朝廷撥款支持。
一世葛根回到本旗后,立即在達爾罕親王和科爾沁十旗王公貴族的支持下,主持重建寺廟事宜。經過20余年的努力,建成了五座大殿四個扎倉、四座佛堂等寺廟建筑群體。其規模宏偉,金碧輝煌,堪稱內蒙古東部地區第一大寺廟。一世葛根仿效拉薩色拉寺范例,制定了寺廟管理制度,包括法會、戒律和扎倉等項制度。一世葛根還為寺廟募集大批牲畜、土地、牧場和阿勒巴圖,積累了大批金銀財寶,為莫力廟以后的興盛發展奠定了基礎。一世葛根于道光元年(1821年)逝世,終年65歲。
看起來,色旺端魯布在當喇嘛這一點上很難與他的遠祖相提并論。貴族出身的喇嘛顯然與平民出身的喇嘛不同,他們在寺廟里也可以享有諸多特權,比如,可以在寺外單獨建立寺廟,可以由家里派奴仆侍奉。但畢竟是黃卷青燈,與燈紅酒綠,妻妾成群的王府生活不可同日而語。最終,色旺端魯布沒有抵擋住紅塵的誘惑,還俗當了王爺。
至于蒙古王公舉債,在清朝末年已不是新鮮事,據資料記載,僅科爾沁部就有多人欠下巨資無法償還。其中科右前旗王爺烏泰就是明顯的例證。因其奢侈無度,到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烏泰已經累計欠債3,2萬兩白銀。蓄謀已久的俄國人趁機拉攏,俄國武官格羅莫夫“對其京債問題特表關心和同情”,并勸誘說:“俄國銀行利輕,如愿借款,愿從中斡旋”。雙方一拍即合,經俄國政府批準,借給烏泰二十萬盧布,條件是,以全旗土地、礦產和牲畜作抵押,為期四年。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烏泰再次向俄方貸款九萬盧布,條件是以全旗山林作抵押。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正月,達聶爾派人催索俄債,烏泰要求緩期償還,遭到拒絕。達聶爾揚言若屆期不還,便“派員帶兵到王府,查封產業”,“并照會東三省總督查明究辦”。這時,烏泰欠華俄道勝銀行貸款20萬盧布期限已達,烏泰無力償還,內心十分恐慌;加之俄國的翻臉無情使他深受震驚,在走投無路、悔恨交加之余,遂于5月25日到洮南府向奉命前來調查的東三省蒙務局督辦朱啟鈐如實說明了兩次私借俄債的原委;交出了全部借據和與俄方往來的“牘函”。烏泰還向朱啟鈐提出兩點要求:一、懇請國家貸款償還俄債;二、愿以本旗地租銀和繼續拓墾荒地得銀抵償國債。
俄國以貸款的方式向中國輸出貨幣,大多由華俄道勝銀行主持。通過這種輸出榨取高額利潤,來滿足自己的國際高利貸剝削欲望。凡與俄國發生借貸關系者,往往都是地方握有權勢或據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士,俄國通過貸款的途徑,對這些人施以恩惠,加以籠絡,而這些人以為身陷困窘而得到俄國的幫助,無不感恩戴德而產生親俄意識,這是俄國對東北侵略中采用的一種手段。當時,東北地方的封疆大吏們雖然認識不到這種嚴重性,但對烏泰借俄債的性質和后果已有所查覺和警惕。朱啟鈐認為,俄國對內蒙古的蒙古王公們“借以巨款,輕利遠限,而厚餌長絲,必期深入其彀,蓋其注意在礦產土地,特謀此印約,以為國際交涉之要挾”。朱啟鈐的分析切中要害。的確,烏泰所借俄債“輕利”,但俄國貸款的目的不在于高利剝削,而在于對內蒙古地區主權和對烏泰本人的“特謀”上,其后果將釀成“將來要挾之計”和“國際交涉”。
東三省蒙務局和省督撫們由于認識到了問題的性質和事態的嚴重性,東三省督撫和蒙務局督辦都認為,“此者,非爭債權也,實爭土地權也;非僅保全蒙旗之產業也,實兢兢保全我中國之領土也”。經過反復討論后,由奉天督撫向朝廷奏報了《札薩克圖郡王烏泰私借俄債期屆事迫酌擬辦法析》。奏折中提出由大清銀行貸款給烏泰,清償俄債,外債轉為內債,烏泰與大清銀行確立債務關系等措施。奉光緒帝旨準:“按所議辦理”。至宣統元年(1909年)二月,將烏泰所欠的29萬盧布全部償還。事后,清政府外交部照會各國駐華公使館,重申,今后外國私自以公產做抵押與各蒙旗締借債契約者,中國政府概不承認。
除了烏泰以外,當時借款數額較大的還有: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圖什業圖親王業喜海順到了承襲王位的年齡,因辦公并婚嫁用款,呈請奉天公署借銀2萬兩,以該旗應劈荒價扣抵。此事由東三省蒙務局辦理,代其向東三省官銀號由留作接濟蒙旗款內息借,訂立合同,奏咨立案。
鎮國公旗懇借銀兩案。宣統元年(1909年)正月,鎮國公旗札薩克拉什敏珠爾因修理公府,請借銀2.5萬兩,以應劈荒價抵還。經奉天省公署批飭,允于奏準接濟蒙旗款內撥借1.5萬兩,由東三省蒙務局辦理,與官銀號訂立合同,呈奉天公署備案。
扎賽特貝勒懇借銀兩案。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扎責特-旗署印札薩克托特必勒克圖懇請黑龍江行省代借銀15萬兩,以償積債。經東三省蒙務局核議,決定先傳集各債主到案,查看有無重利盤剝情形,分判減息還本,酌情借給銀兩,并由該旗墾放荒地應劈地價抵償。
這一次卓里克圖親王色旺端魯布以出賣土地還債已不是第一次。資料記載:“科左中旗卓哩克圖親王色旺端魯布因欠有巨債,乃于1908年丈放采哈、新甸等處蒙地8.64萬坰。翌年,該旗又出放洮遼(洮南至遼源)官道兩旁荒地83025坰”。這次出放巴林愛新荒只是他出賣草場的繼續。
色旺端魯布作為最后一代卓里克圖親王,沒有做出什么可圈可點的事跡,因此史料里對他記載不多。唯一值得稱道的是,民國元年,也就是巴林愛新荒開始實施放荒的這一年一月,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在俄羅斯利誘下宣布獨立后,曾派人到科爾沁草原到處游說,以高官厚祿、金錢武器等為誘餌,勸蒙古王公歸降,包括色旺端魯布在內的科爾沁絕大部分王公都沒有在關鍵時刻選擇與分裂者合作,也沒有和烏泰沆瀣一氣參與暴亂,這對于維護祖國統一、邊疆穩定,客觀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日寇侵占東三省后,取消了蒙古王公的特權,色旺端魯布成為蒙古王公的終結者。
色旺端魯布有一子,名賀喜業勒吐,曾在國民黨軍隊任中將。解放后,因反政府、反對土改等罪,1952年在北京被處決。時年44歲。王玉濤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