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王艷艷
走進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蘇木南巴嘎查文化活動室,鑼鼓聲聲,好不熱鬧,村里的婦女們正在排練節目。“現在農村種地都用機械,省時又省力,農民一年四季閑暇的時間特別多。村里給我們提供了寬敞明亮的活動室,再也不用擔心刮風下雨的時候沒地方活動了。現在我每天都來這里跳舞,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提高文化素養,同時還能和姐妹們交流感情,現在跳舞都跳上癮了,一天不跳就覺得不舒服。趕上這么好的政策,真是太幸福了!”緊隨音樂的節奏,村民高娃扭動著身軀,汗水順著臉頰流下來。
巴嘎塔拉蘇木嘎查村文化室是集排練、演出、培訓、講堂、健身于一體,各類電教設備和活動器材一應俱全的多功能活動室。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讓農牧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蒙古四胡音樂傳承基地,民俗文化得到普及。蒙古族四胡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該蘇木建立了蒙古四胡音樂傳習所,小到婚禮壽宴、開業慶典、鄉村節慶,大到全旗舉辦的文藝匯演都能欣賞到蒙古四胡的精彩演繹,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和喜愛。海青、阿古達木、阿敏表演的《八音》《草原騎兵》《牧馬青年》《歡樂的草原》等一大批曲目在“八省區蒙古四胡電視大獎賽”上多次摘取金、銀、銅獎。科爾沁敘事民歌《達那巴拉》《扎那巴拉吉尼瑪》《東山哥哥》《僧格林沁》《萬里》《龍 梅》等也在這里得到了傳承。
圖書室,增長知識的新天地。各嘎查文化室均有圖書2000余冊,內容涵蓋種植技術、畜牧養殖、法律維權、科普知識等,全部免費向農牧民開放。文化站定期將各嘎查村“草原書屋”的書籍進行輪換,以滿足農牧民的閱讀需求,并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會”等活動。還為蒙古文書畫愛好者打造了交流創作的平臺,免費為農牧民提供書畫用品,農牧民也可以攜帶自己的繪畫用品前來創作。
健身室,提高農牧民強身健體意識。為滿足農牧民就近健身、娛樂的需求,旗、蘇木兩級為嘎查文化活動室配置了棋牌、健身等器材,村民茶余飯后和農閑時間都會選擇到這里來休閑娛樂,進一步增進了村民之間的感情。
文化大舞臺,展現農牧民風采。蘇木分館文化站定期組織各嘎查文藝隊伍和農牧民,利用五一、七一、國慶等節慶日開展農牧民歌唱比賽、趣味運動會、文明禮儀評選等活動,豐富了農牧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引領社會新風尚。同時,定期邀請旗文化總館業務骨干對各文化隊伍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和輔導。
教育培訓基地,提高村民綜合素質。結合農牧民大講堂,每月固定一天時間,通過科技培訓、專題講座、現場咨詢、觀看電教片等形式,對農牧民黨員群眾進行政策形勢、市場經濟、農業科技、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提高黨員群眾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