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醫生】包玉華:草原牧民的健康守護神
轉載
mingyu于 2016/04/20 08:46:09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2270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記巴彥毛都蘇木北阿巴海嘎查計生主任、鄉村醫生包玉華
“她的手機是24小時開機的,她的電話就是我們村子里的120,隨時都能打通,隨時都能出診”,巴彥毛都蘇木北阿巴海嘎查黨支部書記銀山告訴記者。
跟隨銀山,我們來到了北阿巴海嘎查衛生室,墻上的各項規章制度,藥柜里擺放整齊的蒙藥、中藥、西藥,干凈的床位,齊全的設備,這里就是鄉村醫生包玉華工作的地點。
“您最近哪里不舒服?”“這個藥飯后才吃!”這是村民們在這里感受最舒心的話語。
初來乍到,由于村里的婦女缺乏基本的衛生保健知識,不少婦女患婦科病后,在附近找不到女性醫生,就一直拖到病情加重。老人們大多患有高血壓、風濕等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她們更多的想法都是對這位年輕女醫生持懷疑態度。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包玉華就先給他們配兩三天的藥,僅幾元錢,告訴病人若有效再來。
漸漸的,“包玉華醫術高、態度好”的口碑越傳越遠,鄰村的群眾也趕來找她看病。她的診所成了周邊農牧民固定的醫療點兒。
她不會因為百姓沒錢就不給治病,在留守老人的口碑里、在周邊農牧民的心中,她都是一份平安和踏實的念想。15年來,老百姓看病吃藥在她那欠下4萬多元醫藥費。
包玉華卻說:“老百姓信任我,才找我。”
村里常年高血壓的特困戶陳龍,妻子坐牢,兩個女兒正在上大學,一年吃藥打針就2000多元,包玉華不收他一分錢。
五保戶殘疾村民巴特爾夜間突發上腹疼痛,面色蒼白,呼吸困難。他的病況是硬化晚期,包玉華一邊安排車輛,一邊聯系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并為危急時刻的巴特爾墊付了住院費。老人在病情穩定出院后,包玉華又免費承擔起了他的后續治療。
她將自家車當做“流動醫院”,為危急時刻的農牧民患者開出一條綠色生命通道。
“去年夏天,我到預產期的時候,肚子疼的厲害,嘎查離旗里那么遠,半路會出現什么情況誰都不知道。包玉華接到我的電話二話沒說,就和她丈夫一同把我安全護送到旗婦幼保健院,直到我家孩子順利降生才離開。”何鳳英激動的說。
包玉華家的車子走在村屯里,大家都認得,因為她的車幫過很多要轉診,急診的家庭,15年里她無償接送患者500人次,治療患者3萬多人次。
哪家哪人有什么病,哪家的媳婦該到預產期了,哪家的孩子該接種疫苗了,包玉華的心里都有一本賬。
她用精湛的醫術和貼心的服務為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換回的,是鄉村百姓無限的信任,她是當地鄉親們眼中“最美鄉村女醫生”。
包玉華十幾年來扎根基層,心系群眾疾苦,關心群眾安危,盡管病人多、責任重、收入少,但她依舊堅持著。
(王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