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老支書胡日查讓貧困村換新顏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我幫你”進行時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老支書胡日查讓貧困村換新顏

轉載 mingyu2016/03/16 17:43:09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3116 閱讀 0 評論 31 點贊

老支書胡日查讓貧困村換新顏

   —記旗人大代表、努古斯臺鎮道乃營嘎查黨支部書記  胡日查 

    “作為一名村支書,論官職沒有級別,論工資難以糊口。但干了這個工作,一干就是20多個春秋,而且還干出個樣來給老百姓看!”。一棟棟漂亮的紅磚瓦房錯落有致,家家安裝上了太陽能,一座座農家院落干凈整齊,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街巷伸向遠方,一排排翠綠的松柏楊柳美麗著村莊,還有那寬闊的文化廣場、商品齊全的便民連鎖超市、藥品和床位具備的村民衛生室,郁郁蔥蔥的山間玉米苗葉綠桿壯……這一切,不禁令人嘖嘖稱嘆。6月的道乃營嘎查生機盎然。然而,誰能想到,這里曾經禿山荒嶺,環境惡劣,風一刮,黃沙漫天,雨一來,泥沙俱下。如今的道乃營嘎查是一個班子和諧,村民團結,鄰里和睦,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幸福大莊園。當地百姓都這樣說:“道乃營嘎查的巨變,多虧了老支書胡日查”。“胡日查”是蒙古語,意思是“敏捷”或者“鋒刃”。正如名字一樣,胡日查書記以敏捷的思維開拓創新,以鋒刃般的精神銳意進取,代表村民利益,組織帶領全村父老鄉親脫貧致富達小康,文明和諧致幸福。

決戰貧困從誓言做起

 曾癡心幾度問滄桑,唯地老天荒志不變。“一定要帶領村民植樹造林綠山梁,科技興農挖窮根,把窮村子帶上致富路。”立下此誓言的努古斯臺鎮道乃營嘎查的胡日查。生于1960年02月27日,蒙古族,高中學歷,199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回鄉參加勞動,1985年起擔任村委會會計,1996年開始擔任該嘎查黨支部書記職務至今,他是旗人民代表大會第十四屆、十五屆連續兩屆的人大代表。如今,他已在村黨支書崗位上奮斗了20多個春秋。20多年來他帶領道乃營嘎查群眾艱苦創業,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讓貧困村巨變。80年代初道乃營嘎查集體經濟脆弱,傳統生活方式和經營模式嚴重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經濟貧困,生態惡化,有的當年種的糧食吃不到一年就吃完了,還得到外村找親戚借糧食,來年好年頭才能還上。這里的老百姓家家是沒有活動錢的,剛回鄉沒幾年的胡日查同志看到當時的道乃影子嘎查就是極度貧困的縮影。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改變家鄉,改變貧窮,從1985年他滿懷信心的走上了工作崗位,也開始他的奮斗人生。

    從極度貧困村到“林茂糧豐”

 山上除了一些零星的雜草和灌木外,就只有幾十棵半死不活的老楊樹和衰敗凋零的山杏樹。一遇大風天,沙塵鋪天蓋地。由于風沙的侵害,嘎查土地沙化嚴重,畝產不足百斤。遇上風暴較多的年景,莊稼被風沙埋壓,顆粒無收。 村民有的民不聊生,他心急如焚,這樣的環境怎么求生存?村干部是群眾的主心骨,治沙造林迫在眉睫,必須帶領鄉親治沙造林,不然就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黨支部書記胡日查眼看村子“越荒越窮”,他下決心一定要把風沙制住,他堅信,一年一年的栽,一片一片的種,村里的山頭總能成林,在2000年,他協調林業部門爭取到退耕還林2000畝指標。當時大家不理解,說“糧食不夠吃,還要去種樹”。嘎查歷史上治沙都是失敗的,誰還把錢投在沒有希望的沙坨上,鄉親們不認這個賬,總是提不起信心,他便挨門逐戶地去做群眾的工作,誰有能力誰治沙,誰治沙誰受益,他的真情再一次打動了鄉親們。從此,每年春天都要治沙造林,成了雷打不動的制度。胡日查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才能養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糧”。在治沙初期,他曾向林業部門求助,尋求治沙造林的新技術、新途徑。他放棄了單線式的壓沙辦法,提出“外治風沙,內建林網,發展經濟林”的戰略。采用網格治沙結構,使網格中的草木成活率達到了80%以上,從而嘗到了科技的甜頭。為了管好林地,他組織制訂了村規民約。村里成立護林隊,每天派出2人在山上巡邏。如今,嘎查森林覆蓋率從20年前的不足10%提高到現在的60%,村里的荒山禿嶺已經披綠,曾經的“和尚地”變成了老百姓的綠色銀行。胡日查在貧瘠的嘎查帶領群眾斗荒山、戰貧困、謀發展,書寫了絕地求生的綠色精彩傳奇,淬煉了不向貧困彎腰的奮斗精神。

 面對嘎查土地貧瘠的現狀,如何向瘦地要糧是他日夜思考的問題。帶著這個問題,他大膽實施耕地改造,土地分配。他把2000余畝的標準化農田平均分配,村民人均分得5畝保命田,解決了全村的根本問題。原來全村耕地分五個等級,他以落實土地延包政策為契機,協調旗農電局將電源改變為旗內電源,籌資打井8眼,使旱地變成了具備灌溉條件的旱能澆水、澇能排的寶地。學科技,用科技是他帶領村民致富的法寶。以養牛小區帶動全村養牛產業,胡日查引導村民在基本農田種上青貯,改造了1000畝鹽堿地,建成專用青貯飼料基地。他學習科區木里圖鎮、科區先進的耕種方式,帶頭搞畦田,建設田、林、路、井、渠等應有盡有的標準化農田。胡日查知道,只有讓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才能相信科技的力量,于是他帶頭在自己家田地搞試驗,村民看到他秋收時候院子里的玉米“棒大粒飽”,村民的傳統觀念也開始轉變了,開始向科技種田要效益了。現在道乃營子嘎查耕地畝產1500斤,他向黑土地里要效益,糧食逐年增收。

農牧結合趟出小康路

    多年的黨齡、多年的基層工作,見證的是道乃營子嘎查蒸蒸日上的變化,不變的是他對道乃營子嘎查這片土地深深的感情。最初,村干部連辦公場所都沒有,為了建設革命陣地,1999年,他在雅莫糧庫職工梁輝雙的幫助下新建5間150平米的村部,從此他有了帶領村民致富的辦公場所。2000年為了解決孩子上學難問題,他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自籌40%資金新建11間校舍,孩子有了學上。

     道乃營子嘎查草牧場多,他引導大家發展畜牧業,以黃牛產業為主導,發展牛產業,加快小康步伐。2011年他組織部分黨員和村民代表到甘旗卡鎮好力寶村參觀學習“建小區,養黃牛,壯經濟,促發展”的典型經驗。通過宣傳發動,組織動員,上下協調跑項目,爭取國家資金692萬元,18戶牧民自籌資金108萬元,建占地面積33600平方米的養牛小區,每戶牛舍面積達277平方米。同時引進開發項目資金,戶戶建青貯窖池,每戶修建2座青貯飼料窖池,集體經管500畝優質牧草地。青貯飼料,飼草間,管理間配套,水電設施齊全的現代養牛小區到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養牛小區實現四個統一,即:統一搞防疫,統一搞培訓,統一購進精飼料,統一技術指導。目前養牛存欄達500頭,其中基礎母牛400頭。為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胡日查自家示范養了43頭黃牛,建占地150平方米的棚舍16間,可以儲備80萬斤的青貯窖池3座,種植專用青貯飼料田55畝,畝產8000斤以上,每年儲存黃貯15萬斤以上,22頭基礎母牛繁殖率達到100%。村民看到效益,也都紛紛養牛,2015年6月末牧業年度大小牲畜總數達2300頭(只),實現人均養牛3.9頭。現在嘎查重點培育養牛大戶60戶,母牛繁殖率達95%以上,村民年人均養牛增收2萬元。科學養畜,確保繁殖,預防畜病,禁放結合,肉奶雙效是胡日查常念的“牛經”。胡日查說:“種地養畜,糞肥還田,這樣干下去咱莊戶人的生活有奔頭”。現在的嘎查養牛產業初具規模,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胡日查書記帶領村民真的“牛”起來了。胡日查書記極培育富民產業,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在農牧結合的致富路上采擷致富果。

    十個全覆蓋,讓幸福全覆蓋

    道乃營嘎查已經是科左后旗全面實現“十個全覆蓋”的嘎查村之一。置身嘎查,街巷院落整潔,樹木蔥翠,綠草如茵,鮮花遍地,有塞外桃源之感。村民高興地說:“原來我們這里是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腳泥,環境臟亂差;現在好了,村子的街巷都修成了水泥路,又干凈又方便,跟以前比就像做夢似的。這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是在為子孫后代造福啊。”他與班子一班人發揮道乃營嘎查的區位優勢,爭取引進“十個全覆蓋”項目,與新農村新牧區示范點、扶貧開發工程、美麗鄉村建設、農牧業產業化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有機結合,做到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發展整體推進、全面進步。投入200萬元,新建 891平方米的村民之家,建成標準化村民衛生室,村民便民超市,村民文化活動室,戶戶通電視衛星信號,戶戶吃到安全、深井自來水 ,戶戶用上太陽能熱水;引進項目資金建17000平方米的群眾健身文化廣場一處,栽植3700多棵(株)樹木,美化、綠化、香化嘎查環境,村屯硬化3500米,修建村屯院墻5200米,安裝91盞路燈。村民醫療、養老雙得保險、農田和母牛同樣有了保險。

     一個文明、和諧嶄新的道乃營嘎查守護著科左后旗北大門,實現貧困地區的后發趕超。為推進更高層次上美麗鄉村建設,胡日查號召家家戶戶開展庭院大掃除,在庭院“門前三包”范圍內清除衛生死角,清理各類垃圾和雜物。通過開展“衛生文明家庭”、“優美庭院”等評選活動,提高群眾衛生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共建美麗家園。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村屯街道漫步一遍,看看街巷衛生,誰家的不合格,他就督促誰家徹底清理。村容村貌的變化,使村民的衛生保潔意識明顯增強,亂貼亂畫、亂扔亂倒等現象不見了。如今,該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全部達到了“十個全覆蓋”的標準和要求。從“棚圈亂搭、柴草亂堆”、“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臟亂差,到“村莊不見垃圾堆、汽車進村不起灰、下雪下雨不積水”的美麗鄉村,道乃營嘎查在“十個全覆蓋”中實現了華麗轉身。2015年6月科左中旗組織部組織的新農村建設實踐學習班來到道乃營嘎查實地參觀學習新農村建設的閃光點,取建設美麗鄉村“真經”。

 胡日查書記是一面鏡子,反射出貧困地區需要怎樣的人大代表。唯有胸懷群眾,相信群眾,無私奉獻的人大代表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與支持;唯有艱苦奮斗,苦干實干,有改革的精神和創新的精神,不等不靠,科學發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這就是一名基層人大代表的民生之本,造福一方的使命與擔當。他有一本特殊的記事本,大到村里的長遠計劃,小到村民家里婆媳吵架,他都記錄在冊。他在2015年提出,關于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建議,在心中描繪了道乃營嘎查幸福美好生活的未來。胡日查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村里,他妻子說:“他是村里的掌舵手,我應該而且要一直支持他”!說到妻子,胡日查書記也感慨道,今天嘎查能有現在發展的態勢,有妻子一半的功勞啊!是啊,她的三個女兒,兩個已經大學畢業,就業于包頭市,小女兒正在上大學。88歲高齡的父親一直由他和妻子照顧著,妻子說她已經習慣管家里的一切,胡日查是人民代表,他屬于人民,他的努力,會讓嘎查村民腳下的幸福路更長、更平、更寬。

 寒來暑往,朝朝暮暮,展讀胡日查書記事業的絢麗畫卷,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所在的支部,自2000年--2005年連續五年被中共科左后旗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2010年被中共通遼市委員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14年被市委宣傳部評為“鄉風文明先進基層黨組織”、2014年被自治區級黨委評為“先進基層示范點”、他本人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08年他成為鎮黨委班子成員之一。55歲的胡日查書記看著這些獎項如同閃光的鏈條,串起他多年工作的里程碑,再回首,每一鏈結都璀璨奪目,每一個輪回都流光溢彩!



   



                 作者:科左后旗人大  王艷文

                  2016年3月16日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