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
|||
文/方綱 建縣的日子 平日,我們經常聽到鞭炮聲,遇上熱熱鬧鬧地掛牌子或者剪彩。這對一個商家或單位來說很重要,是自己生產、營業或開張的日子,值得永遠記住。不過,值得永遠記住的,還有另外一個日子,那就是你被批準合法存在的時間。 合法存在的時間,企業有,事業有,行政機關也有。那么,開魯縣的合法存在,究竟是哪一天?又是根據什么確定的呢? 說起來開魯縣鬧騰了五年才誕生,費了不老少的周折。最初是熱河都統錫良,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就給朝廷上過折子,奏添一府二縣,那兩縣當中就有開魯。理由也很簡單,地面太寬人煙又少,非得增添官府不可。對這個奏折,朝廷并沒在意。又過了幾年,在西遼河之北大片放墾開荒,鬧出一大堆的矛盾來,這時候熱河都統廷杰再次上書朝廷,才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意增添官府。 對于開魯縣的設置,有三個日子很重要。 第一個重要時間,是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元1908年1月24日。那天,圣上準了軍機處抄呈的奏折,題為《熱河都統廷杰奏新開蒙旗地方亟應添設州縣等缺》。從表面上看,圣上金口玉言,準奏就是批準的意思。但這個日子還不能算是建縣的日子。所謂圣上的準奏,只是原則同意,還不能直接去實施。具體怎么辦理,還得由相關部門、相關人士去研究論證,制定實施條款和細則。當時,明確由內閣會議政務處咨議。顯然,這個日子還不能算。 第二個重要時間,是光緒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即1908年3月17日。這天是政務處召集開會,遵旨“咨議”。會上,把五年前原熱河都統錫良的奏折和現都統廷杰的奏折,一并研究了。內閣會議政務處那次召集的會議,稱朱批會議。會上提出“近則墾務日辟,旗務日繁,蒙漢雜居,尤應酌增員缺,以資治理”和“既經該都統審度形勢,妥籌布置,自系因地制宜。即準其于阿魯科爾沁,東、西扎魯特三旗地方添置一縣,曰開魯縣;于巴林左翼地方添置一縣,名之曰林西;而以原有之赤峰縣升為赤峰直隸州,以轄所設兩縣”的奏議,形成了《政務處議復廷杰奏蒙旗地方添設州縣由》的文件,就是擬定了一個批復熱河奏折性質的奏折。 參加朱批會議的都是什么人物?一說就嚇人一跳。六位軍機大臣,軍機大臣總理外務和碩慶親王奕匡、軍機大臣和碩醇親王載豐、軍機大臣世續、軍機大臣管理學部事務大學士張之洞、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鹿傳林、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袁世凱,還有大學士孫家鼐、大學士外務部會辦大臣那桐、吏部尚書陸潤癢、民政部尚書和碩肅親王善耆、度支部尚書奉恩鎮國公載澤、禮部尚書溥良、協辦大學士學部尚書榮慶、陸軍部尚書鐵良、法部尚書戴鴻慈、農工商部尚書溥挺、郵傳部尚書陳璧、理藩部尚書壽耆等十二位朝廷重臣。就十八位清廷重量級的人物,共同確定的事情,參與簽署的奏折,就是清朝政府的決策,絕對沒錯。也就是這個時間,曾經被寫入《開魯縣志》(2001年10月,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中,明確當作開魯建縣的時間。應該說,這個日子一錘定音,很重要,很關鍵,但還不應該算是開魯建縣的日子。 查閱故宮博物院的原始檔案,發現尚有第三個時間,就是光緒三十四年三月二日,即1908年4月2日。就在這一天,皇太后、皇上承準了奕匡等六位軍機大臣和十二位朝廷要員出席的朱批會議,他們共同簽署的那個奏折。同折批準的,尚有“準其于小庫倫所屬庫倫街地方建立一縣,益其之奈曼一旗,名之曰綏東縣,仍歸朝陽府統轄”。那就是說,新設立的地方行政機構,除了熱河省管轄的開魯、林西二縣之外,還有奉天省管轄的綏東縣。 從例行公事的程序上說,一個文件的執行,初始決策的日子,不能生效;炮制出爐的日子,不能生效;只有朝廷最高首腦,也就是皇太后、皇上“承準”發布的日子,才能生效。所以,只有1908年4月2日,才是批準開魯建縣的時間,承認其是合法存在的時間,也就是建縣日。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