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記者 徐健
科左后旗吉爾嘎朗鎮共有23個嘎查,61個自然屯,10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680戶,總人口3萬,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回、滿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科左后旗吉爾嘎朗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劉斯日古楞針對轄區流動人口多、弱勢群體多、民間矛盾糾紛多的特點,深入牧區,積極主動化解矛盾糾紛。面對打電話和上門咨詢的群眾,她總能耐心解答他們的疑惑,使他們滿意而歸。對必須上門調解的糾紛,她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當事人面前為他們進行調解。幾年來,她直接參與調解的家庭、鄰里、婚姻、土地等各類民事糾紛達580余起。
排難安民盡職責
今年年初,吉爾嘎朗鎮敖燈臺嘎查的村民桂花因為家庭不和跟丈夫海寶起訴離婚,但是當時沒有向法院申請財產分割,離婚后桂花多次找到海寶要求分財產,可是海寶一直沒有分給桂花財產。無奈之下桂花找到村干部,村干部多次到海寶家做其思想工作都沒有成功,劉斯日古楞了解情況后主動為他們調解。兩人當時離婚的時候家里有兩匹馬、三頭牛,最近因為兩人離婚前有點外債,海寶把一匹馬一頭牛賣了還債了。桂花的老父親生前跟著桂花生活,桂花家里還有三個孩子,總共是六口人的土地。桂花申請要兩個人的口糧地,還要把糧食補貼卡分開以及2014年的兩口人土地的收益。經過劉斯日古楞多次到海寶家進行調解,桂花和海寶終于達成了協議,分給桂花16畝土地、兩口人的糧食補貼、2014年16畝土地的收益、家中最好的一頭牛。糾紛解決后,桂花感動地說,如果沒有調解員的幫忙,她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維護穩定促和諧
在多年的工作中,劉斯日古楞還從村鎮的實際出發,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解決。由于防范到位,措施得力,一些可能誘發群體性事件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全部化解在萌芽狀態,充分發揮了人民調解工作的“第一道防線”作用。無論是土地糾紛,還是鄰里矛盾糾紛,劉斯日古楞始終做到認真履行職責,堅持嚴格調解與靈活處理相結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擴大,大事不激化,力爭給每個當事人一個公正公平的說法和交待。盡管沒有高唱的贊歌,沒有鮮花與掌聲,沒有沖鋒陷陣的奮勇,也沒有感人肺腑的動人事跡,但劉斯日古楞卻在這樣平凡的崗位上,憑著對工作的執著、對百姓的熱情,無悔奉獻于基層工作,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同時也為創建和諧村鎮做出了貢獻。經過多年基層工作的艱苦磨練,她獲得的不僅是自身調解業務素質的提高,更獲得了領導的高度認可、同事的尊重敬佩和百姓的真誠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