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10月17日是全國扶貧日,為加快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弘揚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時代新風,通遼市將扶貧攻堅作為頭號民生工程,發起“10·17 邀您一起”全國扶貧日活動倡議,公布受贈機構名稱,倡議全市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駐軍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擔負起扶貧攻堅的歷時責任,共同攜手參與,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獻一份愛心。
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以來通遼市緊抓政策機遇,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整合行業資金、部門資金和社會資金,集中投放,突出產業扶貧、基礎設施扶貧和民生事業扶貧,扎實推進扶貧攻堅工作向縱深領域拓展。目前,全市20.7萬貧困人口已實現精準識別,并全部建檔立卡。通遼市與農業銀行簽訂了《金融支持“三到”扶貧工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等商業銀行廣泛開展合作,并將互助資金、小額信貸資金集中向“三到”項目村投入,放大投資規模,打出了金融扶貧組合拳。今年以來新增“金融扶貧富民工程”貸款7.45億元,完成自治區下達5.5億元放貸任務的135%,完成本級爭取目標8.5億元的88%。其中,“金穗富農貸”完成6.38億元,“金穗強農貸”完成1.07億元,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年任務。
此外,今年通遼市首次將庭院經濟作為扶貧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印發了《通遼市加快庭院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年整合投入資金3億元,在4個國貧旗、2個區貧旗縣實施庭院經濟項目村60個,每村扶持50至100戶,戶均整合投入資金5萬元。扶持36個典型示范嘎查村大力發展庭院特色養殖業,扶持14個典型示范嘎查村發展庭院特色種植業,扶持10個嘎查村170戶發展鄉村旅游業,輻射帶動貧困戶1000戶。緊緊抓住同河北安國市藥材生產加工合作的重要機遇,加快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庭院藥材種植業,計劃2016年“南部四旗”每個旗縣種植藥材1萬畝。
目前,社會各界投入資金達4000萬元。
(記者 丁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