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眼下,正是農民們一年一度的“秋收”時節。記者在科爾沁區附近的村屯看到,家家戶戶正在忙著“曬秋”。走訪中記者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格明顯下跌,讓農民們感到極不樂觀。
10月6日,在科爾沁區莫力廟蘇木金家窯嘎查村民朱艷紅家的院子里,剛剛收回來的玉米像小山一樣堆在窗臺下,陽光中透出豐收的金黃色,煞是喜人。然而,朱艷紅卻始終高興不起來。她告訴記者,“今年玉米價格太低,賣不上好價錢,這一年又算是白忙活了。”
朱艷紅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往年濕苞米的價格沒掉下來過八九毛錢(一斤),今年濕苞米的價格有六毛八收的,價格高一點的也有七毛錢收的,估計秋收全部結束后,隨著新苞米的大量收購,干糧的價格也漲不了多少了。”
站在一旁的村民楊樹林表情有些失落,他說:“苞米賣不上價,對于種地維生的農民來說,這就意味著來年種地的積極性肯定受挫。”
楊樹林告訴記者,金家窯村共有400多戶,全村大多全靠種地維生。農閑時,村民會外出打工或就近做些適合的零工。看到今年玉米價格跟去年比,降了這么多,村民們心里沒了著落。“不能光靠種地了,或許搞點養殖或者再種點綠豆、葵花等別的,估計會有出路吧!”楊樹林小聲嘀咕,盤算著來年。
不過,對一些玉米種植大戶來說,他們并不急于出售,而是為儲存玉米做準備。面對下滑的糧價,他們對糧價的高預期卻絲毫不減。“現在賣糧還早呢,估計年底或者來年一月份價格應該會漲上來,不急,先放放,看看再說。”開發區遼河鎮東風村的王飛種了近百畝玉米,價格漲跌對他的收入可是有著不小的影響。王飛告訴記者,目前市場價折成干糧價格將近一元錢,如果價格再往下降,那可是幾乎就沒什么賬算了。
“不光是玉米一個商品,上到能源的原油、有色金屬,再到房地產,下到農產品全部都在經歷一個熊市,啥行業都不景氣,看看能否慢慢扭轉吧。”王飛說,他會等到價格達到他的心里預期后再出手。
據了解,今年玉米開秤價較去年明顯下跌,農民對糧價上漲的期望值很高,惜售氛圍更加濃重。而對玉米加工和收購企業而言,隨著玉米價格的走低,很多企業面臨的是收的越早,成本也高。于是,目前的玉米加工企業基本都保持著隨用隨收的節奏收購玉米,不敢貿然大量收購。玉米市場可謂是波瀾不驚。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今年新玉米上市后市場價格下行壓力不小,建議農民根據自身存儲條件、資金狀況和國家臨儲收購政策,靈活把握玉米銷售策略,盡量選擇上市高峰出現前出售玉米,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加工企業和貿易商也不應該對后市過于悲觀,應根據自身庫存用糧情況及國家臨儲收購政策合理安排入市收購時機和力度,以實現企業最佳效益。
(記者 康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