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神秘內蒙騎兵師:遼沈戰役曾奉命阻擊敵軍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神秘內蒙騎兵師:遼沈戰役曾奉命阻擊敵軍

轉載 mingyu2015/10/02 09:30:27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3930 閱讀 0 評論 3 點贊

  東北三年解放戰爭中,在內蒙古東部地區活躍著一支以蒙古族為主,包括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回、滿、漢各族士兵組成的內蒙古騎兵部隊。這支騎兵部隊于戰 火中誕生,在戰斗中成長,先后參加了解放軍同國民黨軍爭奪東北的一系列戰役、戰斗。特別是內蒙古騎兵第一師(師長王海山、政委胡昭衡)、第二師(師長白音 布魯格、政委胡秉權),在遼沈戰役中與東北野戰軍主力緊密配合,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和鍛煉,為東北的解放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騎兵第一師奉命阻擊馳援錦州的廖耀湘兵團

 經過解放軍夏、秋、冬季攻勢后,東北戰場敵軍據守于長春、沈陽、錦州三個孤立地區,處于欲守無力、欲走難舍、猶豫觀望、矛盾重重的狀態。按照中 央軍委、毛澤東的決策,東北人民解放軍抓住決戰時機,首先在東北戰場上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決戰,發起了遼沈戰役這場大殲滅戰。在這一大戰役發起前,內蒙古騎 兵師為保障東北野戰軍主力進行休整,奉命對沈陽外圍新民之敵實行封鎖、圍困。

 1948年3月中旬,騎兵第二師挺進到鐵嶺、法庫、彰武一帶,對沈陽之敵進行監視,隨后參與圍困新民、封鎖沈陽,防止敵軍突襲,打擊敵人的騷擾 和搶糧。8月8日,騎兵第二師(暫缺第二十四團)奉命撤回內蒙古右前旗葛根廟整訓,將封鎖沈陽、新民守敵的任務移交給騎兵第一師。第一師奉命進至法庫、彰 武、新民一帶,配合遼北軍區部隊,對該地區之敵繼續進行監視、封鎖、圍困,為東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戰役前的休整、訓練,及進行戰略決戰的準備工作和實行隱蔽 地戰略展開,起到了前衛、警戒作用。

 9月,根據東北野戰軍司令部命令,騎兵第二師(包括第一師第三團)執行圍困長春、堵擊長春突圍之敵的任務;第一師(缺第三團)接受第十縱隊指揮,在遼西的黑山、大虎山一帶,阻擊由沈陽、新民西進援錦之廖耀湘兵團。

 遼沈戰役于1948年9月12日發起。9月24日,騎兵第一師奉命連夜冒雨出發,渡柳河西進150余里,到達厲家車站附近,堵擊企圖西竄之新民 敵軍。監視數日,未發現駐新民之敵七十一軍情況有重大變化。9月30日,第一師又轉回繞陽河、大柳河之間地區,以白馬廠為中心,積極主動地進行廣闊縱深搜 索。

 10月5日,十縱根據東北野司命令,將騎兵第一師的阻擊任務改在半拉門以南地區,沿繞陽河兩岸進行運動防御,阻擊敵軍渡河。10月12日,敵廖耀湘兵團主力進至彰武、新立屯一帶,但在東北野戰軍節節阻擊下,進展緩慢。此時,解放軍攻錦主力已肅清錦州外圍之敵。

 10月13日,十縱根據敵情變化,調整兵力部署,命令騎兵第一師到半拉門接替十縱第三十師防地,保障主力側翼安全。第一師在赴西孫家荒交接途 中,遭敵機掃射、轟炸,人馬略有傷亡。當第一師到達時,敵騎兵一部已乘隙侵入我八家子、車家屯、東王家崗子等陣地。第一師當即組織部隊反擊,將敵逐出。次 日,第一師奉命將半拉門陣地交給遼南獨立第二師,轉移到繞陽河車站南三家子、民屯、四家子一線陣地,面對敵騎兵第三旅和第二旅進行防御。

 10月15日,東北野戰軍攻克錦州。捷報傳來,極大地鼓舞了騎兵部隊全體指戰員的勝利信心。當日,騎兵第一師接東北野司命令,迅速向臺安前進, 截擊由錦州逃向臺安之敵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范漢杰等殘敵。第一師當即組織部隊行動,馬不停蹄,徹夜疾進,于次日拂曉到達臺安,并派出一 部向盤山、溝幫子方向進行搜索。隨之又接東北野司電告,范漢杰已被捕獲,要第一師部隊速返半拉門、西大李崗子一帶執行原任務。

正當第一師進軍臺安之際,敵騎兵第三旅乘機侵入半拉門一帶搜索騷擾。17日晚,第一師經一天急行軍折返半拉門、西大李崗子,并出其不意捕獲敵騎 兵偵察人員數名。18日,第一師曾數次與敵小分隊交戰,最值得一提的是郭家窩鋪戰斗。這次戰斗充分發揮了騎兵機動靈活的威力,半小時左右即斃敵騎兵第五團 團長戴云峰以下20余人,俘敵副團長劉發林以下30余人,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戰果,受到遼北軍區司令員聶鶴亭、政委陶鑄的通報嘉獎。

騎兵第二師奉命參與圍困長春,殲滅突圍之敵

 從1948年9月6日開始,騎兵第二師從葛根廟陸續乘火車向長春前線出發。部隊先后在保康至臥虎屯間的指定車站下車,后轉為乘馬行軍。全師以團 為單位分成幾個縱隊向長春疾進。9月10日,各團和師部先后到達長春西北約40華里的黑林鎮地區。第二師向長春前線指揮所報到后,前指解方參謀長立即到師 部駐地視察部隊,聽取匯報,明確作戰任務,并審查同意了第二師的作戰方案和兵力部署:全師為長春前指機動部隊,以黑林鎮為中心,占領既設陣地,以堅決的阻 擊戰,消滅可能突圍之敵,遲滯敵人行動。或以適時的機動,靈活運用側擊、追擊等戰術手段,配合主力兵團,全殲突圍之敵。

 為更好地完成上述作戰任務,第二師領導在要求部隊抓緊時間構筑工事、嚴陣以待的同時,強調做好以下兩項工作:一是要準確掌握敵情變化和保障通信聯絡;二是抓好戰前軍事訓練,掀起練兵熱潮。

 為此,第二師向長春前指派出得力的聯絡參謀,隨時掌握敵情變化和及時受領任務,傳達命令、指示,以保證準確適時地執行上級命令,順利完成作戰任 務。另外,各團利用戰前的空隙時間,按師司令部的統一計劃,大力開展以乘馬戰為中心的大練兵活動。各團在黑林鎮地區的練兵活動,不僅轟動了當地各村屯的居 民,受到他們的稱贊,而且很快流傳到長春城內的國民黨守軍中。有的傳說:"黑林鎮有5萬內蒙古騎兵。"這種傳言越傳越廣,引起敵人震驚,從而使敵在精神上 先受到了打擊。第二師在黑林鎮地區加強戰備待命期間,長春守敵雖有數次試探性突圍行動,但都遭到我圍城部隊的殲滅性打擊,不得不龜縮回城。

 10月10日,守敵又組織一部主力出動,在其空軍配合下,實施孤注一擲的突圍作戰。是日凌晨2時,敵先頭部隊開始從長春西門向我圍城部隊發起進 攻,妄圖突破陣地后沿鐵路干線逃向沈陽。戰斗進行得很激烈。特別在黎明以后,敵人開始陸、空配合作戰,反復向我圍城部隊防御陣地猛撲。戰至中午,長春前指 電令第二師,全力迅速向范家屯、盛家屯一帶機動,準備待機出擊,配合主力兵團追殲突圍之敵。第二師立即出動,開赴指定地區待命。下午,傳來了長春守敵突圍 行動被粉碎,我方正展開強大的政治攻勢,逼敵繳械投降的消息。17日,長春東區守軍國民黨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率部起義。19日,國民黨新編第七軍官兵投 誠。隨后,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鄭洞國率兵團直屬部隊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誠。至此,長春宣告解放。

在黑山、大虎山阻擊戰中,騎兵第一師經歷了胡家窩棚、清水泡子兩次激戰

 錦州守敵被我全殲后,蔣介石錯誤估計形勢,仍命廖耀湘"西進兵團"繼續向錦州攻擊前進,企圖與錦西北援之敵南北夾擊,重占錦州,打開向關內撤退的通道。

 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正確作出決策,部署了規模巨大的遼西圍殲戰。東北野戰軍總部據此命令第十縱隊等部堅決阻擊廖耀湘兵團于黑山、大虎山以北地區,為主力自錦州地區北移爭取時間。

 10月17日16時,廖耀湘兵團主力侵占新立屯,并繼續向黑山方向搜索前進。為了堅決拖住敵軍,力求在運動中殲滅廖耀湘兵團,東北野司命令:敵 進則引其前進,敵停則嚴密監視之。此時,歸第十縱隊指揮的內蒙古騎兵第一師,除三團在長春外圍執行圍困任務尚未歸外,一團、二團和師直屬連隊全部投入阻擊 廖耀湘兵團的作戰行動。

 在這次擔任阻擊、保障主陣地前沿安全的任務中,一師主要經歷了兩次激戰--胡家窩棚戰斗和清水泡子戰斗。

 胡家窩棚陣地,是我防守黑山主陣地之突出部,位于遼西交通要道口,是敵人進攻我黑山、大虎山一線陣地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第一師二團 于21日夜進抵胡家窩棚,當即修筑工事。21日下午,發現敵騎兵200余人,正由孫家窩棚以戰斗隊形向我方陣地前進。待敵接近后,一團一面突然向敵展開猛 烈射擊,一面進行乘馬沖鋒,猛砍猛沖。追至天黑,共斃、傷、俘敵100余人,予敵以重大打擊。戰后,敵俘供稱:"我們就怕內蒙古騎兵的大刀和砍殺。"這一 戰斗我無一傷亡,戰果突出,大大增強了指戰員的勝利信心,受到內蒙古軍區的通令嘉獎。

 10月23日晨3時許,黑山阻擊戰的序幕--胡家窩棚阻擊戰正式打響。敵二○七師三旅在重炮和飛機掩護下,向內蒙古騎兵第一師二團胡家窩棚防御 陣地發起猛烈進攻。騎兵部隊指戰員依托簡單工事,勇猛果敢,頑強抗擊,以密集槍彈和手榴彈打退了敵人的多次沖鋒,直至進行白刃格斗。一團團長平安負傷仍堅 持指揮,二連連長布和吉雅重傷不下火線,帶領全連堅守陣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就這樣,二團指戰員堅守陣地,頑強拼搏7個小時以上,完成了上級交給的阻 擊任務后,于中午奉命撤出陣地,轉移到大虎山一帶繼續布防。

 10月24日上午9時,敵人在密集炮火和10余架飛機支援下,以4個師左右的兵力向我黑山、大虎山十縱陣地全線發起進攻。敵精銳部隊新六軍第二十二師向我側翼清水泡子和羊圈子方向推進。

 為打擊敵人的進攻氣焰,騎兵第一師領導當機立斷,命令二團三連對敵左側腹地實施迅猛異常的乘馬沖鋒,迫使敵新六軍第二十二師在我陣地前龜縮約一 晝夜,未能前進一步。這一晝夜為我主力部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事后得知,敵驚惶失措,草木皆兵,強制老百姓(603883,股吧)砍伐樹木,摘下門板,推 出大車,在其陣地前設置障礙,以此防我騎兵部隊再次乘馬沖鋒。

 當夜,我主力八縱自錦州趕到大虎山一線。該縱二十二師接替了騎兵第一師陣地。25日下午,奉十縱命令,騎兵第一師轉移到大虎山西北高力板、三家子一帶待命,并補充武器彈藥,護送傷員,準備執行追殲敵人的新任務。

內蒙古騎兵部隊為東北全境的解放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在黑山、大虎山阻擊敵人的同時,攻克錦州的我主力部隊第一、二、七、八、九縱隊晝夜兼程東進。敵廖耀湘兵團因正面攻擊失敗,又發現我主力由兩側 逼近,遂于25日開始向營口方向撤退,但遭我獨立二師和八縱的阻擊,于是又掉頭向沈陽突圍。但此時我各路主力已紛紛趕到,廖耀湘兵團已完全陷入重圍。經 10月26日、27日兩天激戰,至28日晨,廖耀湘兵團已被全殲,廖及其以下軍、師高級軍官大部被生俘。

 騎兵第一師于26日凌晨2時接令進至南北大橋前后十七戶一帶,接著又進至后大虎山、東邊壕,與十縱聯絡。當得知廖耀湘兵團已被我全面包圍、正被 圍殲的大好消息,第一師即奉命原地待命。次日16時,第一師奉命經厲家車站到黃花甸子追殲殘敵。大虎山、黑山、厲家、半拉門一帶之敵已盡被殲,只有繞陽 河、姜屯方向尚在激戰。在縱橫七八十里的廣闊戰場上,到處可見行進的隨軍擔架隊,敵軍遺棄的火炮、車輛、輜重物資,成群的俘虜。第一師遂于27日命各團獨 立執行任務。一團進至老達房河口堵擊殘敵。當時敵約1000人正狼狽渡河,落水溺死者不少,我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師部于28日中午到達滿都戶北蘇家窩 棚。29日,東北野戰軍總部電令各縱隊向沈陽、營口、海城、遼陽等地追殲殘逃之敵,命騎兵第一師配合九縱渡遼河向營口方向前進。師部原定在24小時內挺進 海城,但因大遼河口無橋,更無渡船,從而延誤了渡河時間。30日,騎兵第一師奉命排除一切困難渡河,急行軍繞至七縱、八縱渡河處之遼中縣卡力馬河口競渡, 晝夜兼程快速行軍,于11月3日到達海城縣騰鰲堡。

 騎兵第二師在長春解放之后,奉東北野戰軍總部急令,向鐵嶺以北地區開進,阻截敵騎兵旅向北逃竄,力爭將敵騎兵殲滅在遼河以北地區。第二師領導立 即向部隊傳達任務和作戰意圖,迅速向鐵嶺以北地區搜索前進。各團在搜剿行動中,除騎兵第二十二團夜行軍路經阿吉堡子(鐵嶺西北、靠近遼河北岸)時,發現由 鐵嶺北竄的敵五十三軍一一六師的運輸營并一舉全殲該敵外,未發現敵騎兵。為防止敵騎兵旅漏網逃竄,第二師決定在遼河以南地區繼續組織搜捕、搜剿活動。為 此,從鐵嶺以西渡過遼河,將所屬4個騎兵團成一線展開,齊頭并進,進行搜剿,但依然未發現敵騎兵旅。最后核實,敵騎兵旅早已向遼西地區流竄。第二師向東北 野戰軍總部作了報告。東總命令二師迅速向沈陽疾進,參加解放沈陽的戰斗。

 第二師受領參戰任務后,以夜行軍向沈陽進發。經兩個夜晚的急行軍,于11月2日拂曉到達沈陽近郊塔灣、北陵地區。此時,沈陽市內和郊區,除鐵西 工業區有國民黨青年軍二○七師殘部負隅頑抗外,戰斗基本結束,市內已恢復平靜。當天下午,東北野戰軍消滅鐵西工業區殘敵,沈陽獲得解放。

遼沈戰役歷時52天,殲滅和爭取起義、投誠國民黨軍計47.2萬余人。在這馳名中外的偉大戰役的日日夜夜里,內蒙古騎兵師在東北野戰軍總部指揮 下,英勇頑強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戰役偵察、遠距離奔襲、運動防御、堅守陣地、追殲逃敵等各項戰斗任務,充分發揮了騎兵兵種的快速、機動、靈活、勇猛、果敢 的特點和戰斗傳統,對東北全境的解放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來源:華聲在線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