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窮根” 精準扶貧——科左后旗財政局包聯幫扶貧困村紀實
轉載
mingyu于 2015/09/23 11:45:47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通遼日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900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11
找準“窮根” 精準扶貧——科左后旗財政局包聯幫扶貧困村紀實
顯示
科左后旗財政局先后包聯金寶屯鎮套布海、嘎查廟、兩家子等5個嘎查村,他們以“改善條件強基礎、豐富文化提素質、構建和諧促發展、爭取項目快發展、加強黨建保發展”為包聯幫扶思路,找準存在問題,不斷創新幫扶機制,突出“四抓”,找準“窮根”,精準扶貧。
抓基礎,提升造血功能。該局把所包聯嘎查群眾最迫切、最關心的問題作為包聯的切入點,展開了攻堅戰。金寶屯地勢西高東低,是幾條季節性河流、旗內重點排干的沖擊區。由于渠道多年失修,加之橋涵淤塞,一到雨季,上游水流順勢而下,造成低洼處一片汪洋,農田被泡,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該局領導通過反復論證,多方協調資金,投入60萬元為套布海村、兩家子村修通4700延長米的排干渠;投入120萬元為嘎查廟嘎查、兩家子村、毛家村新建涵洞6個、橋梁2座。同時,對嘎查廟嘎查進行道路改造,新修水泥路6.5公里;金寶屯地區地勢起伏較大,農田難以有效灌溉。該局領導班子通過協調相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600萬元,為包聯村進行土地整理5000畝,實現機電井全覆蓋,徹底解決了灌溉這一難題。
抓陣地,推進和諧穩定。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村機械化的普及,產生了大量富余勞動力。很多人無所事事,打麻將成了一些村民的主要娛樂方式,已成為農村不穩定因素。了解情況后,該局領導班子和嘎查村干部反復研究,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問題。一是經過與鎮婦聯協調,在各嘎查村創辦了“學習大講堂”和“婦女之家”。同時,邀請旗婦聯、科技局、農牧局組建的講師團到各村講解科學技術,邀請旗司法局干部為群眾提供農村土地承包、贍養老人和財產繼承以及外出務工等方面的法律援助,有效地幫助群眾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二是充分發揮嘎查村文化室的陣地作用,激發農牧民學習文化、學習技術的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嘎查村兩委在農村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該局通過“一事一議”項目,為套布海、嘎查廟嘎查協調資金80萬元維修村部,改善其辦公環境。
抓幫扶,促進扶志解難。嘎查廟村村民王顏海兄弟二人,其弟弟有精神病,因缺少資金,新房子建一半兒就停工了。該局協調相關單位,投資約1.5萬元,給兄弟二人建起了新房;嘎查廟村村民劉海山,家有5口人,家庭貧困。局領導了解此事后,與金寶屯鎮黨委研究后,籌措資金給他家按照危房改造的標準建了磚瓦房,現已入住。還有4戶貧困戶,因為貧困,孩子上學都成了問題。包聯干部自掏腰包為4名貧困大學生捐助,為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奠定了基礎;每逢春節,該局都號召全體干部職工進行愛心捐款活動,捐款金額累計達23300元;在春備耕時期,該局為19戶困難群眾送去大米25袋、柴油卡每戶500元,折合人民幣約3萬元。無私的愛心,像甘泉似及時雨,潤澤著百姓心田!
抓產業,加快增收致富。該局針對各嘎查村實際情況,集中力量抓好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先進實用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等重點工作。一是做大做強綠色有機水稻生產,建設綠色水稻生產重點鎮。該局把水稻基地的發展壯大、跟蹤服務作為包聯的切入點,成立水稻協會,先后購置10余臺大型水田作業機械。為萬畝水稻基地修建田間路20多公里,引進水稻加工企業,發展訂單農業;二是積極發展黃牛產業。嘎查廟養殖業初具規模,尤其是黃牛養殖,已經成了農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出路,但因資金短缺,始終形不成規模。該局協調有關部門,為嘎查廟協調扶貧貸款450萬元。并結合“三到村三到戶”活動,跟蹤掌握扶貧項目資金的落實情況,按旗扶貧辦要求統一給扶貧戶建60-80平米養牛棚舍。目前,黃牛產業已成為該嘎查的支柱產業。三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發展鄉村旅游。兩家子村是典型的朝鮮族聚居村,村民生活習慣保持著原汁原味的朝鮮族特色。該局通過與金寶屯鎮黨委溝通研究,把該村打造為民俗旅游發展村作為包聯的創新點。該局組織村民到外地學習考察,了解朝鮮族文化內涵。同時,通過聘請專家反復論證,確定了兩家子“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協調規劃、建設等部門,制定了兩家子發展整體規劃,計劃2015年投資400萬元,建成具有民族風情的旅游村落,此項目現已開始施工。
石福全 孟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