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當麻將牌遇到廣場舞
那天,天還下著蒙蒙細雨,小趙偶然從體育廣場路過,卻見廣場舞大媽們依然歡樂地跳著。像小趙這種只要能躺就不坐、只要能坐就不站著的懶散之徒,是怎么也想不通這廣場舞到底哪里來的魔力,可以吸引到如此多的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沉醉其中,不亦樂乎。尤其今年來,廣場舞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蔓延到了我們的各個鄉村。
對于猛然興起的農村廣場舞,姐夫頗有一番感慨。“自從你姐迷上了廣場舞,晚飯那是隨便咽兩口,就急忙跑出去。什么孩子的作業、家務活,統統都拋到了腦后啊。”小趙本想安慰滿是委屈的姐夫,說:“在咱們農村,本來沒什么娛樂設施,好不容易興起廣場舞,讓姐姐偶爾陶冶個情操,不是挺好嗎?我也找個合適的機會勸說姐姐,一周哪怕休兩天,是吧?”姐夫連連搖頭,繼續感慨:“就你姐那架勢,恐怕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拉回來的。我吧,也不是多么反對你姐跳舞,其實吧,這廣場舞也有好處,以前村里的婦女都扎堆打麻將,現在都沒人打麻將了,都改跳舞了,這也是一個好現象。”是啊,如果非要在廣場舞和麻將牌中間做一個選擇的話,前者對于人的身心帶來的益處,是后者無法去比擬的,或者可以直截了當地說,打麻將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和浪費生命。
總而言之,廣場舞這個文化休閑項目在我們旗開展得非常普及,參與的群眾很多,往往也有自發的帶頭人。基層的群眾文化有著自己蓬勃的生命力,政府再加以引導和扶持,往往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些年來,政府也在群眾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比如,《后旗好聲音》、《青年歌手民歌大賽》等活動的成功舉辦,確實給很多群眾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當廣場舞,擠走了麻將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表明我們的群眾越來越愿意接受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來陶冶情操、豐富生活。小趙也堅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更多更好的文體活動普及到我們群眾當中,從而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當然,跳歸跳,孩子的功課該輔導還得輔導、家務活該干還得干啊。不管是何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它只是生活的一種調劑品,主旋律還是不能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