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記者 斯琴塔娜
“在去醫院取化驗結果的路上,我用手機搜索了一下,當看到‘白血病’這三個字,我不相信,又咨詢了大夫,他也告訴了我同樣的答案。那個晚上,我一夜未眠,躺在被子里流淚。我覺得老天對我太不公平!與白血病抗爭的11個月里,弟弟給我配型成功,手術順利,村里的每一戶都給我捐了錢,我的女朋友不離不棄,昔日同窗好友、同事、單位,還有那么多好心人,都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感受著他們的愛和溫暖,我又覺得自己是上帝的‘寵兒’,我很幸運,擁有了這么多,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堅持治療,堅持鍛煉,爭取早日從無菌病房走出去,早日回到我熱愛的工作崗位,我想對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說一聲謝謝,你們的愛就是我堅持下去的最好的理由!”8月23日,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進行治療的26歲的小伙子順布爾通過微信和記者交流。
順布爾是我市科左后旗阿都沁蘇木阿都沁村人,從內蒙古農業大學畜牧專業畢業后,在內蒙古伊利企業下屬的一家牧場從事獸醫工作。去年九月,他發現自己的手臂上突然不明原因地起了一些紅點,過幾天紅點自行消失,然后又遍布全身。醫院的一紙“急性白血病M2”診斷書,有如驚天霹靂,讓他不知所措。順布爾一家四口人,一個弟弟在包頭讀大學,父母身體都不好,村上得知這個情況后,快速行動起來,每戶都給拿了一萬元錢,村黨支部、后旗紅十字會、旗民政局都行動起來,為這個年輕的生命進行愛的接力。
更令人欣喜的是,經過化驗,順布爾的弟弟與他骨髓配型成功。想著弟弟還在讀書,他不想讓弟弟捐骨髓,但弟弟的態度很明確,“我們是親兄弟,只要能救哥哥,捐骨髓我愿意!”當他手術后醒來,看到弟弟躺在另一張床上,他哭了,感動于弟弟的那份手足深情。弟弟笑了,因為手術成功意味著哥哥的病有希望了。
據順布爾的母親天曉介紹,兒子得病后,在近一年的治療期間一共花費了近160萬元,幸運的是,順布爾所在單位給員工繳納的各類保險都很給力,報銷了近二分之一,他們自己承擔了80萬元。現在順布爾要在醫院的無菌病房里觀察治療近一年的時間,要確保通過排異期方可轉入普通病房。8月25日,他的母親天曉專程從北京趕到本報,她說,兒子得病以來,親友都借遍了,現在兒子換了骨髓,身體恢復不錯,她想求助于社會,希望好心人能幫幫她們,繼續這份生命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