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內蒙古晨報全媒體平臺(周刊記者 溫曄峰)從2014年5月24日9時起,內蒙古開通互聯網查詢個人信用信息報告系統,市民只要持自己的身份證,登錄https://ipcrs.pbccrc.org.cn便可查詢本人信用報告。近日,記者了解到,很多市民都不會使用網上系統查詢個人信用。
個人信用可網上查詢
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征信中心分5批次先后面向江蘇、四川、重慶、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廣西、廣東、浙江、天津、新疆、上海、湖北、青海、河北、安徽、內蒙古18個省、市、自治區,開展了通過互聯網查詢本人信用報告服務試點工作,試點效果良好,并將于2014年實現全國推廣網上個人信用查詢。
互聯網查詢個人信用信息報告系統開通后,市民上網即能查到自己的個人信用報告(個人在征信系統中的貸款信息、公共信息和被查詢記錄的詳細記錄)、個人信用信息概要(個人貸款信息、公共信息和最近兩年被查詢記錄的匯總記錄)和個人信用信息提示(個人最近5年內的貸款、貸記卡逾期記錄,以及準貸記卡透支超過60天的記錄)。
為了確保當事人的信用信息不“泄密”,網上查詢還設置了嚴格的身份驗證程序,包括私密性問題驗證和數字證書驗證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如何操作?這給市民帶來了很大的難度。
如何在網上查個人信用
昨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了解到,對新用戶來說,首先要在查詢網站進行用戶注冊,在線身份驗證,后提交注冊申請及查詢申請。對于老用戶,每次上網查詢信用報告前,都需要按照注冊成功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網站,再次進行身份驗證,提交查詢申請。然后進行用戶激活。個人在線提交注冊申請后,如果通過身份驗證,一般在第2天反饋含有激活碼的短信。個人需要在收到激活碼的7天內登陸網站,使用激活碼激活用戶。成功后查詢“信用報告”。一般在個人提交查詢申請后的第2天反饋含有查詢碼的短信。個人需要在收到查詢碼的7天內登錄網站,使用查詢碼查看信用報告。
個人信用報告涉及個人身份信息和信貸信息等信用信息,一旦泄露,不但涉及個人隱私,還可能導致身份欺詐引起財產損失。為保障信息安全,確保本人信用信息不被他人非法查詢,避免因身份被盜用引發的信息泄露風險,借鑒國際經驗做法,網上查詢設置了嚴格的身份驗證程序,即需要通過私密性問題驗證或數字證書驗證的方式確認個人身份的真實性。
兩種驗證方式如何驗證
私密性問題是基于個人在銀行辦理信貸業務過程中形成的身份信息和信貸交易信息設計的。私密性問題需要本人在一定時間內在線正確回答一定數量的問題才能通過。
據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的工作人員介紹,私密性問題如何驗證,只要個人在銀行辦理過貸款,或者使用過信用卡,就可以在查詢個人信用方面使用“私密性問題如何驗證”,并且對自身的信用交易狀況熟悉,能正確回答所提問題,方可通過私密性問題驗證。
無法通過私密性問題驗證,也可使用數字證書驗證。
數字證書通常存儲在個人辦理網銀業務使用的密鑰(U-Key,一般俗稱U盾)中,個人只需將密鑰連接到電腦上,按相關說明操作即可通過驗證。目前支持與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合作的銀行或機構發放的數字證書,例如中信銀行(7.24,-0.16,-2.16%)、興業銀行(15.02,-0.07,
-0.46%)、民生銀行(8.94,0.01,0.11%)、華夏銀行(10.40,-0.06,-0.57%)等銀行。若個人以前從這些機構領取過密鑰且未過期,可繼續使用,無需重新辦理。
互聯網查詢個人信用信息報告系統開通后,相比以往個人向銀行借錢,銀行要了解借貸者是誰,是否會按時還錢,以前是否借過錢,有沒有借錢不還的記錄等等。為此,個人要向銀行提供單位證明、工資證明等材料,銀行的信貸員還要給借貸者單位打電話、上門拜訪……現在個人向銀行借錢,銀行只需借貸者授權到當地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查詢個人信用報告。且互聯網查詢網站不存儲個人注冊的身份標識信息(姓名、證件類型和證件號碼)。在網上查得的個人信用報告中,客戶的證件號碼只展示后4位數字,其余數字用星號進行屏蔽。從獲得可以查詢的反饋通知之日起,查詢結果僅在互聯網網站保存7天,到期后系統自動刪除。
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市民在互聯網查詢中有任何疑問,可以撥打征信中心全國統一客服電話400-810-8866進行咨詢。人工客服時間為工作日的9:00-17:00。如果個人認為查詢到的信用信息有錯誤、遺漏的,可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或業務發生銀行提出異議申請,以便及時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