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今年63歲的郭鳳武已經當了30年村官,他總是一心想著村民的安危與生活,默默付出,兢兢業業,他是村民眼中的好村長,同事眼中的好領導。
舍小為大的好村長
郭鳳武是一個舍己為人的好村官,危難時刻,他總是先照顧好別人才想到自己。2013年4月22日下午,科左后旗發生5.3級地震。甘旗卡鎮新勝屯是重災區,村主任郭鳳武不敢有半點松懈,連夜開展工作。他帶領全村黨員干部挨家挨戶組織指導村民自救。地震襲來時,已70多歲高齡、臥病在炕的宋廣耀老人與老伴王秀云沒能及時逃到屋外。這時郭鳳武來了,背起宋廣耀,拉起王秀云逃出危房。冒著余震,郭鳳武又一一到受災最嚴重的貧困戶、危房戶家中,幫助他們撤離即將倒塌的屋子,指導他們在院內搭起簡易防震棚。村民郭鳳麗多病,兩個孩子在上大學,僅靠丈夫一人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本身就家徒四壁,連買塑料的錢都沒有,倆口子寧死也不肯搬到外面。郭鳳武考慮到夫妻倆的生命安全,便賒來塑料布,親自為他們搭好防震棚,安頓好他們一家才放心離開。
自治區民政廳的領導檢查危房時,看到一戶人家,屋內到處是裂縫,墻壁四周用舊桌破椅擠著,一位老婦不敢進屋在院里徘徊,看到這般情景,領導忙問郭鳳武:“這是誰家?”當得知這座危房就是郭鳳武家的房子,那個無房可住的女人就是郭鳳武老伴時,深有感觸地說:“這個村長是一個好村官,是名好黨員!危難時刻的取與舍才見境界。”
以身作則的好領導
郭鳳武疲憊的身影總是出入在最需要他的群眾家中,抗震救災期間,全村共搭起臨時帳篷400頂,安置轉移無房戶21戶,排除危房險情77戶、190間,拆除危墻6000條。因為郭鳳武過度疲勞,再加上連續工作,這讓他多年的哮喘病不斷加重,但他卻沒有一天離開過救災一線。
地震中,房屋受損的多是貧困戶。為此,郭鳳武積極奔走,幫助村民解決建房資金和材料。他為郭鳳麗一家協調到危房改造資金,并擔保賒料,統一雇用施工隊。當郭鳳麗一家從風雨飄搖的小土屋搬進標準抗震新房后,全家人對郭鳳武感激涕零。像郭鳳麗家一樣,郭鳳武先后承擔了12戶特困戶的危房重建任務。
2013年4月22日到6月30日,郭鳳武帶領村兩委班子統籌安排,互助自救,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了125戶危房的重建。當年7月22日,哈拉海甸子1000畝旱田因雨內澇,郭鳳武與村里的黨員干部一起清淤挖溝500多米。日以繼夜的勞心費神讓他身心憔瘁,腿軟頭暈,他真的有些堅持不住了,大家勸他回去歇歇,他卻說:“動員完別人來義務勞動,我不來干算什么?”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村民們的肯定是對我最大的褒獎,當然,這也是我分內的事,看到村民們有好的生活,我也發自內心地喂他們感到高興。”郭鳳武說。
記者 劉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