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譜寫愛的樂章——哈申圖雅(孟根達壩牧場二分場的職工)
轉載
mingyu于 2015/06/05 17:38:06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旗文明辦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2741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11
用行動譜寫愛的樂章——哈申圖雅(孟根達壩牧場二分場的職工)
顯示
今年61歲的哈申圖雅,是孟根達壩牧場二分場的職工。丈夫七斤半小她3歲,都是牧場的農牧工人。她25歲時,沖破舊世婚俗的禁錮,自由戀愛嫁到包家。結婚時,包家是一個十口之家的大家庭,有六個小姑子。她和丈夫都是分場的配種員,肩負著綿羊和黃牛改良的重任,起早貪黑在分場盡責,抽空幫婆婆做家務。成了當時有名的里里外外一把手。在分場她是勞動模范、先進生產者,在家里她是好媳婦。
婚后,她先后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隨著時光的流逝,年輪的更迭,她親眼見證了六個小姑子和兩個女兒的出嫁,也親自操持著自己兒子娶妻生子。那時候,她們家人口最多時達到過十三口,而她就在這個溫馨的大家庭里敬老相夫教子,是十里八村人人稱贊的孝老之星,賢妻良母。
俗話說,小姑子多舌頭多,可她不那么看,三十七年來,她與小姑子們和諧相處,親如手足,沒紅過臉,沒吵過嘴。連自己的大孩子與最小的姑姑相仿,互相謙讓,從沒吵過架。小姑子出嫁時候,娘家陪送什么她都事先做好安排,雖然家境不那么寬裕,但她盡最大的努力讓小姑子們個個滿意。逢年過節時,她還要殺豬宰羊送給住在城里的小姑子們,讓勞累奔波一年的小姑子們品償家鄉的年味。年復一年,她用自己的寬闊的胸懷溫暖著家里的每個人,在親朋好友的心目中樹立起一座無形的豐碑。
哈申圖雅有著一顆孝老之心。1992年公公從場領導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回到家里享受天倫之樂,頤養天年。好景不長,就在全家人高興之余,公公的身體逐漸消瘦,食欲不振,體力每況愈下,她與丈夫商量,帶公公去北京做一下診斷。經過一番籌備,丈夫帶著公公去北京積水潭醫院進行診斷,經專家會診后,確診為食道癌晚期,必須做切除手術,但生存的概率很低。公公手術后,丈夫在京陪床,她成了家里唯一的主事,妹妹和子女們的頂梁柱,更是婆婆的依靠。一個月后,丈夫帶著公公出院來家療養,無形中給她又增加了一個負擔,每日要做好幾道飯,給公公洗洗涮涮,一天腳不沾炕,就這樣扶老攜幼的堅持著,可她的娘家爹心疼女兒,并叮囑女兒,你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呀,可她總是用微笑回答疼愛她的父親。1993年5月,丈夫帶著公公到通遼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病情復查。經復查得知,公公是癌細胞擴散,又患上了肺癌。經過半個月搶救性治療,醫治無效,在子女和親朋的哭泣聲中,走完了五十八個春秋,安祥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公公走了,撇下以淚洗面的婆婆和兩個還沒結婚的小姑子。一家人沉寂一段悲傷之后,重新振作起來,化悲痛為力量,開始新的生活。
她婆婆原本身體就不那么好,再經歷這樣打擊,視力漸漸的減退,久而久之,患上了老年白內障,連屋里屋外都無法行走,經多處尋醫問藥,因眼底疾患無法復明,她就成了婆婆的貼身保姆和“眼睛”。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她給婆婆打洗臉水、梳頭、洗腳,飯萊做好送到婆婆跟前,給婆婆的衣服和被褥勤洗勤換,讓婆婆穿的舒服,蓋的暖和,還經常領著婆婆到外面曬太陽,陪婆婆聊天,不讓婆婆產生郁悶和煩躁。2008年深秋,她婆婆患上一場大病,臥床不起,20多天不吃不喝,只能用藥維持生命。然而,面對這樣沉重的負擔,哈申圖雅沒有后退半步,即使是再苦再累也沒有絲毫的怠慢。在哈申圖雅的精心照料下,她婆婆終于奇跡般的活了下來,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直至康復。
哈申圖雅的丈夫曾經當過老師,任過教育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分場黨支部書記、場長等職,整天忙于公務,很少管家里的事。孩子又小,家里家外都落在她一個人身上,種地扶犁趕車樣樣精通,喂豬養畜樣樣能干。在家里是丈夫的賢內助,在外是女強人。她的孝敬、勤勞、樸實,是常人難以做到的。她從不報怨,總是把快樂留給別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成了當地一名最可敬的人。
哈申圖雅不僅孝順婆婆出了名,她更孝順自己的娘家媽。今年她娘家媽八十五歲本命年,她給喂了一口三百多斤的肥豬殺完送去。她的兄弟姐妹深受感動,老母親高興的熱淚盈眶。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哈申圖雅以她的善心與賢惠,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她那崇德向善的心靈為人們樹立了孝親敬老榜樣。她的行為既鼓舞人又感動人,她付出的愛心讓她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兒子于2009年12月結婚,她也當上了婆婆,又多了一位侍候老人的幫手,她成了兒媳孝親敬老最好的老師。兒子場部上班,孫女在場公立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如今,哈申圖雅仍然呵護在婆婆身邊,為老人的健康長壽和家庭的富裕幸福辛勤的勞作著,用行動譜寫著愛的樂章,傳承著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科左后旗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