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小趙喜歡李玉的電影,那種陰暗的、悲情的、壓抑的基調,從《蘋果》、《觀音山》、《二次曝光》再到《萬物生長》,似乎成為了李玉電影的標簽。小趙不知道這個女人經歷過什么,才會總能拍出這樣特別的作品。不管如何,李玉是一個神奇的才女。
小趙不想成為才女,因為自古才女多悲情。小趙想成為一個幸福的女人,能夠從洗衣做飯、生兒育女中感受人間樂趣的真正的女人。可是,有時候,老天爺給你開了一扇窗,就必然會關上一道門。你感受著他人無法感受的褒獎、掌聲,甚至敬仰,你便無法再體會他人都能體會的樂趣、相愛甚至平淡。可是,如此簡單的道理,昨日,小趙登了山,望著這座城市的一棟棟高樓,被一陣陣凜冽的風吹著吹著才明白過來。很可惜的是,小趙本想著站在高處把心中的委屈都哭出來,把心中的憤恨都大聲罵出來,可是,這一切都被兩個好事而好心的大叔攪黃了。突然登上山來的兩位大叔,看到滿臉惆悵的小趙,就那樣木木地站在山頂上,以為小趙要自尋短見,便苦口婆心地勸說,“姑娘,有什么想不開的,也不能這樣啊......”小趙搖搖頭說,“我沒事兒,別管我了。”兩位大叔不信,后來硬是拽著小趙要下山,小趙不肯,他們就越發覺得小趙下定了尋短見的決心。后來,兩位大叔真就拼命拽著小趙下了山,又送回了家。小趙在想,他們興許這幾天都會為自己拯救了一個即將失足的青年而感到快樂吧。小趙無意間,又成全了他人的幸福感。一個痛哭的機會、一個釋放壓力的探尋,就這樣活生生被剝奪了。真是可笑而諷刺啊。
對,小趙跑題了,小趙想說的是《萬物生長》。期待了那么久,小趙當然會迫不及待的去看首映。小滿的愛、白露的愛、柳青的愛,到底誰的愛才是最貼近小趙的心境呢?都沒有。小趙沒有小滿那般純粹的愛、沒有白露那般用力的愛、沒有柳青那般激烈的愛,小趙是一個膽小鬼。小趙害怕輸,小趙太害怕輸了。所以,小趙總是陰晴不定,甚至歇斯底里。這樣的青春,其實并不完整。影片的最后,李玉安排柳青和秋水重逢,小趙在想,這是要在無盡的灰暗中帶來些許的光明,讓我們相信相愛的人終究會在一起嗎?可是,前提是相愛。世間有多少人的愛戀,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萬物都在生長,每一個人經歷過的傷痛、疤痕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合的。同樣,萬物都會凋零,青春會遠去,甚至生命都會遠去,我們能守護的就是當前。所以,與其等待那些未必會走向你的人,倒不如牽起已經走向你的人。有時候,合適比愛情更重要,陪伴比思念更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