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村官簡介:王琦,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左后旗金寶屯鎮查干吉嘎查村主任助理,任職期間,協助站長做好集體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林地共有,權益共享,集中確權”的工作思路,在此期間,他還成功解決糾紛12起,接待群眾來訪37人次,群眾滿意率100%。
王琦,男,1984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 2010年9月被組織部門選聘為村官,任科左后旗金寶屯鎮查干吉嘎查村主任助理,2010年10月起兼任金寶屯鎮林業站站員。
王琦同志到林業站后,主要協助站長做好集體制度改革工作。他始終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強烈的使命感、扎實的工作作風投身于林改工作,兢兢業業、勇于創新、甘于奉獻、開拓奮進。全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金寶屯鎮第一個完成,有著他的一份付出和努力。
作為大學生村官的他,認識到林改工作責任重大,也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他通過書本、理論、實踐等各種方式強化學習林改的方針政策、理論業務,不斷增長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使自己首先成為全面掌握政策、精通業務、操作的林改骨干。2010年10到到2012年10月的兩年間,他深入基層300多天,遍訪了全鎮的16個嘎查村,59個自然村, 2000多戶林農家中進行調查了解情況,宣傳林改政策,化解矛盾糾紛,確定林地權屬,****。
他迎難而上,珍惜使命,勇挑重擔,甘于奉獻,埋頭苦干,扎實工作,用林改體現自己人生的價值。金寶屯鎮位于科爾沁沙地腹地,他所勘查地塊全部為沙地,無法通過**交通進行,只能靠徒步測量。無論春季風沙打紅了他的雙眼;還是夏天烈日灼傷了他的皮膚,滾燙的沙子燙傷了他的腳掌;還是秋季成熟的沙地刺草刺傷他的雙腳,導致傷口感染化膿;還是冬天凜冽的寒風,厚厚的積雪,都阻擋不了他前進的步伐,就這樣一干就是兩年多。兩年里,他完成了6570宗地塊進行實地勘查,行程12850公里。
他全身心投入林改工作。以林改為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不但放棄節假日休息,而且經常“開夜車”,白天他勘查宗地,每天晚上導錄GPS數據,整理數據,繪制成圖,建立林地檔案,填寫林地確權申報材料。工作上報力爭做到外業林地資源底數、流轉情況、參改人口狀況“三清楚”,內業數據熟練調用、方案科學合理、合同規范完整、檔案標準規范。因為經常加班,以致于遭到女朋友埋怨,甚至提出分手。遇到這種情況,他總是說忙過這一段時間好好陪陪你,這樣的話他一直說了兩年,直到林改結束他才算是和女朋友正式合好。
在林改工作中,他發現本地還有一部分林地沒有分配給農牧民群眾,如果強行組織分配將導致林地較難分割,面積均等林分不同等問題,導致引發群眾利益不均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他反復研究,最終提出了“林地共有,權益共享,集中確權”的工作思路,并上報上級主管部門。這一做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重視和認可,并批準這種做法在全旗類似林地上推廣,這不僅解決全鎮的問題,也解決了全旗林場及集中所屬林地的難題。
經過他的不懈的努力,全旗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金寶屯鎮第一個完成, 16.2萬畝林地全部確權,共發放林權2193本。在此期間,他還成功解決糾紛12起,接待群眾來訪37人次,電話解答政策咨詢500多次,真正做到群眾滿意率100%。
林改工作結束后,他又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林改后續服務工作上。旗林業局組織建立平歐榛子基地,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組織林農進行果樹經濟林應用技術培訓,動員群眾搞試驗。2013年,他參與指導建立的果樹經濟合作社,栽植的1000畝平歐榛子成活率達到90%以上。2014年,金寶屯鎮規劃用3年時間建設榛子基地3萬畝,他積極動員群眾組建合作社,發展歐榛子,建設榛子基地14000畝,其中以造代育建立榛子種苗基地2000畝,預計2015年春季可提供優質榛子種苗220萬株,實現經濟收入1760萬元。把林改后的農牧民引上了一條依靠林業致富道路。
他所服務的查干吉嘎查,經過他的實地調查和村兩委班子共研究制定了科學養殖的發展戰略。全村共有248戶,其中黃牛育肥養殖戶達到100戶以上,存欄372頭,年出欄黃牛240頭。他經常上網學習自治區內**地區林業養殖的先進經驗,對廣大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他參與指導牧民建設永久性窖池64座,利用治沙檸條平茬復壯的技術,指導牧民生產青貯飼料。并參與指導牧民成立養殖合作社,全嘎查共成立了2個黃牛養殖合作社,參與戶達到13戶。并積極與旗內金融機構聯系為合作社和養殖協調養牛貸款300萬元,極大的促進了本嘎查村經濟發展。近三年來,查干吉嘎查養殖方面實現年經濟純收入120萬元,牧民人均純收增加1209元。
此外,他參與組織實施土地整理,油改電節能灌溉6500畝,土地整理后畝產提高37斤,畝均純收入提高了32.5元。僅此一項該嘎查每年增加經濟收入21萬多元。他還動員群眾參與合作醫療248戶,參保率達100%。養老保險358人投保,投保率達42%。
通過林改工作和嘎查村的實踐鍛煉,王琦同志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政策理論水平、溝通協調能力、應對處理問題能力、幫助農牧民增收能力等都有了顯著增強,這也堅定了他做好農村牧區工作的信心和決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所服務的地區經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