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后旗亮麗風景線:
吉爾嘎朗鎮廣福寺
廣福寺位于通遼市科左后旗吉爾嘎朗鎮東側,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建筑設計總面積6230平方米。該寺廟始建于2010年,歷經經兩年時間,建成藥師佛殿、東廂房、山門近650平米,于2012年7月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
寺廟整體色彩調和、造型奇特多姿,顯現出藏族建筑風格。其藥師佛殿高二十多米,紅色圍墻,黃色琉璃瓦頂和鎏金寶頂在陽光下閃爍生光,襯著藍天白云,越發顯得莊重美觀。殿內金碧輝煌,供奉主尊為一尊玉雕藥師佛像,高2.7米,主尊之外還特地精雕七尊玉制佛像,高2.1米,所施手印與顏色都不盡相同,分別代表不同的教義內涵。此外,一千尊玉質藥師佛像環立供奉。
廣福寺的復建讓人不由憶起昔日廣福寺廟舊貌的宏大氣勢。這座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有的資料中記載為1749-1752年間)的清代藏傳佛教寺廟,因建廟發起者是一位藏醫,為紀念這位藏醫始祖敖特奇佛祖的功績,最初將此廟命名為敖特奇廟。敖特奇廟初期的規模不大,后經過多年擴建,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方建成占地面積6,1600平方米,擁有120間殿舍的大廟,定名“廣福寺”,蒙語稱“伊和特博彥圖黑特”。鼎盛時期的廣福寺,喇嘛數多達700多名,寺廟整體紅墻碧瓦,正殿掛有道光皇帝御賜匾額,上書“廣光玉璧三寶”六個大字,收藏御賜度牒40個。正殿前左右有配殿,后有一座白塔佇立,院中央有鐘鼓樓、轉經樓。后因年久失修,風蝕雨淋及“文革”期間的人為破壞,昔日恢宏舊貌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座小山般的瓦礫土丘。
(吉爾嘎朗鎮政府 肖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