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2015年新農合籌資標準每人不低于450元
轉載
mingyu于 2015/01/13 08:22:34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科爾沁都市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1952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1月9日,記者從通遼市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2015年通遼市新農合籌資標準每人不低于450元,農牧民將獲得更高水平的醫療保障。
通遼市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宇輝介紹,2015年通遼市新農合籌資標準每人不低于450元,其中,各級財政補助不低于每人360元,個人繳費不低于90元。記者了解到,2015年,自治區將通過進一步提高鄉鎮衛生院、旗縣級醫院的補償標準,適當拉開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起付線和補償比例,利用經濟杠桿合理分流病人,引導患者選擇適當的醫療機構就診,建立更合理的就醫秩序。同時,我市新農合信息平臺將與自治區平臺互聯互通,市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與盟市新農合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實時審核監督和即時結報,方便患者。
在補償方面,進一步提高蘇木鄉鎮衛生院、旗縣醫院報銷比例,繼續執行參合人員使用蒙中醫藥服務的,補償比例提高10%—15%,特別調整了住院保底補償,二次住院起付線降低50%,并提高了大病封頂線。其中,參合人員經轉診至各級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尤其是在外地就醫,由于各地藥品目錄不同及補償范圍差別導致實際補償比例過低的,可按照住院醫療總費用去除起付線后40%給予保底報銷。參合人員在同一年度內在同級別醫療機構二次及以上住院的,降低50%起付線。
按照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特別要求,我市還將嚴格控制轉診轉院管理,按照分級診療的原則,參合人員應首先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確需轉診的須到旗縣級新農合管理經辦機構履行備案手續,予以轉診。參合患者轉診至自治區及區外醫療機構的,原則上由市級醫療機構出具轉診證明,新農合經辦機構根據參合患者轉診證明辦理轉診手續。未經批準和備案、不符合轉診條件的轉診、轉院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新農合基金可不予支付或降低支付標準。記者 張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