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曹國山每天悉心呵護幾只小羊。
十幾畝大田由兒子種著,房前屋后收拾一下園子,沒有別的事兒,67歲的曹國山和老伴原本就想對付著把日子過下去。可今年8月里的一天,鎮干部突然給他家送來了4只小尾寒羊,這下可把老兩口樂壞了,“咱家過去養了一百多只羊,要不是我生的那一場病,日子早就發達了。” 曹國山把幾只小羊關進棚子,和老伴聊起過往。
六七年前,曹國山為了治病,把家里的108只羊全賣了。安心休養幾年后,病治好了,他本想把羊群再攢起來,家里卻拿不出錢了。
通過農村危土房改造項目,曹國山一家從沙垞里搬到了奈曼旗八仙筒鎮扎哈塔拉村,房子給蓋好了,鎮里又為搬遷戶配套了產業項目,60多個像曹國山一樣的家庭,每家都分到了4只寒羊。大家琢磨著把羊湊成群,找個羊倌一起趕放,可曹國山舍不得,便把幾只羊圈起來,精心喂養。“放大幫里,我不放心,有點兒毛病都看不出來,我就這么養著,一年平平安安下幾個羔,用不了幾年就成群了。”
曹國山打開圈門,幾只小羊就把他團團圍住了。“這個是黑頭,這個是小長毛,你看這不是5只嗎?這只小公羊是我借來的。”
幾只小羊一到手,曹國山就跑到后屯子的親屬家,借了一只小公羊,“我說了,給他喂著、養著,等這幾只小羊都揣上羔,就送回去,他也不損失啥。”
曹國山的兒子曹賀今年拿到了5萬元的扶貧貸款。曹國山本想串換著用點兒,再買幾只羊,可兒子不同意:“你想養羊,我也不攔著你,這幾萬塊錢我用來倒騰幾頭牛,肯定比你掙得多。”果然,一年下來,曹賀掙了小3萬。
曹國山心里也跟著高興:“就讓他自己去發展吧,越掙得多越好,反正不用他幫襯,我這羊群也能攢起來,過去一百多只羊,不也是一點點攢起來的嗎?”
“細草、黃毛子、末耳朵,當時的一百多只羊,我能個個認出來,就數黃毛子不老實,領著一小幫繞垞子走。”有一次,挺好的天說變就變,一片黑云壓下來,急雨瓢潑般落下來,羊群蜷縮在一起,曹國山披上雨衣,躲在樹毛子里。“晚上趕回去也沒數,第二天發現少了十多只,找了兩天才找回來,就是黃毛子領頭。” 曹國山說,“丟不了,也心疼啊,都有感情啊!”
趕著一大群羊,種著十幾畝地,家里吃用一點也不愁,曹國山懷念過去的生活。如今,這4只羊送到家里,讓他重新燃起創業夢想。“一天喂兩次干料,冬天十天半個月喂回鹽就行,咋養咋喂這可差不了,一胎要是多生上一只羔,那發展起來就更快了。”
村路修到了家門口,不用擔心把車陷進沙窩子里了。閑下來的時候,曹國山就騎上電動自行車,到籌建中的牲畜交易市場去看看。“市場要是建起來,再倒騰倒騰。羊群大了,日子也就火了!”
記者 王世甫 陳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