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塔本扎蘭”的由來
包樹海
(發表在《哲里木報》1996.7.12)
科爾沁貝勒齋桑有四子,長子烏克善,次子察罕,三子索諾穆,四子滿珠習禮。除察罕因病早逝外,其他三兄弟在建立大清王朝時立下了汗馬功勞,功勛卓著,索諾穆戰死沙場。當清朝對蒙古采取分而治之的盟旗制度時,設置科爾沁左翼中旗,歸齋桑系下。
蒙古族的歷史及家譜大多來自于民間口碑資料,以下也是口碑資料,謬誤難免。
順治八年,達爾罕親王滿珠習禮曾邀其兄卓哩克圖親王烏克善商量:你我均已年老,若有什么閃失,子孫們有可能爭游牧地而不睦,為此應把土地劃分清楚,以免后患。卓王深表同意,于是召開了劃分土地的會議。將科左中旗的土地劃分成三十份,達王分得九份,稱謂“準伊順格勒(東九家子)”;卓王也分得九份,稱謂“巴潤伊順格勒(西九家子)”;察罕之子綽爾濟貝勒分得七份,稱謂“多倫格勒(七家子)”;溫都爾王即索諾穆之長子祁他特分得五份,稱謂“塔本扎蘭(五家子)”。
塔本扎蘭努圖克南到今鄭家屯,北到邊昭(今太平川),東到郭爾羅斯,西到今左中腰林毛都西。溫都爾王祁他特又進一步劃分塔本扎蘭努圖克,將從衙門臺(今保康)以北到邊昭,從郭爾羅斯以西到玻璃山塔拉的土地劃給其二弟桑哈爾杰,因桑哈爾杰有六子,故稱謂吉日古干(六個)蘇木。三弟巴特爾分得孛孛圖山(今吉林大土山)周圍的肥沃土地,巴特爾膝下只有一子,故稱謂嘎奇(獨一)格勒。四弟額森分得今左中翁袞艾里以北到乜吐碩塔拉的大片土地,額森生有五子,故稱謂塔本(五個)格勒。溫都爾王又劃給其叔父(乃齋桑弟敖力布克之子)哈爾巴山(今吉林雙山縣境內)周圍的土地,稱謂哈爾巴格勒。塔本扎蘭其余的土地歸溫都爾王室所轄,稱謂“王格勒”。
溫都爾王祁他特有七子,長子額爾德尼襲王爵,駐牧于巴彥塔拉(即王府);次子敖其爾駐牧于呼和格勒索 三子格日樂圖駐牧于東查干淖爾;四子駐牧于布日順德;五子駐牧于西查干淖爾;六子駐牧地不清;七子被人尊稱為“七爺”,駐牧于今七爺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