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 農村牧區危(土)房改造工程實施以來,科左后旗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公開公正”的原則,強化領導,強化職責,強化落實,嚴格執行改造程序,不斷加大改造力度,有序推動改造工作,使農村牧區低收入家庭居住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
嚴把流程,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在實施農村牧區危房改造過程中,該旗做到了六個統一、嚴把四關、三個強化。“六個統一”即統一組織領導、統一指揮調度、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協調施工人員、統一操作流程和質量要求、統一群眾思想行動,使每個蘇木鎮有兩名處級領導包聯、每個行政嘎查村有兩名部門和蘇木鎮領導包聯、每個自然屯有兩名蘇木鎮干部包聯、每個危改戶至少有一名干部、黨員包聯,做到了責任到人、不留空檔;“嚴把四關”即嚴把危改對象確定和公示審批關、嚴把技術工人專業培訓關、嚴把工程質量監督檢查關、嚴把檔案和項目資金管理關,使工程推進依法有序、房屋質量得以保障;“三個強化”即:強化資金支持和貸款協調、強化項目資金整合和城鄉聯動、強化群眾自籌和社會互助,多渠道解決危房改造資金不足問題。
結合實際,推動新農村建設步伐
在實施農村牧區危房改造過程中,該旗把危房改造與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相結合,與發展黃牛主導產業、建設節水高產高效農田相結合,與村村通水泥路、人畜安全飲水、村民之家、文化廣場、綠化亮化凈化美化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與整治村容村貌相結合,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集中投入、各記其功”的原則,整合土地整理、節水增糧、扶貧開發、生態建設、財政“一事一議”獎補等各類項目,重點打造危房改造戶較為集中的示范村29個,每個嘎查村投入資金都在1000萬元以上,不僅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而且為農牧民增收提供了根本性的產業支撐,使農牧區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觀,讓危房改造工程成為了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強大動力。
據統計,2009年至2014年共完成危房改造27913戶,惠及農牧民近9萬人口。其中,2009—2011年完成3700戶;2012年被自治區確定為危房改造示范旗,當年完成危房改造14013戶;2013年4月22日,科左后旗發生里氏5.3級地震,造成全旗部分農村牧區房屋變危房,為保障受災群眾居住安全,解決困難家庭住房問題,2013—2014年科左后旗委、旗政府加大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力度,積極爭取上級指標和資金支持,兩年共完成危房改造10200戶。(孟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