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記者 趙賓賓
本報訊 記者從科左后旗政府辦了解到,近年來,科左后旗根據各嘎查村自然條件,采取典型引路、科技推廣、產學結合、激勵約束等措施,鼓勵和引導村民轉變傳統畜牧業經營方式,大力實施科學養牛,推廣母犢分離技術,有力促進了牛產業增量提效,讓農牧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自“母犢分離技術”實施以來,科左后旗2014年牧業年度適齡母牛存欄量為27.5萬頭,產牛犢20.6萬頭,繁殖率較去年的72%提高到75%,母犢分離技術助農牧民年增收達到8260萬元。母犢分離技術,不僅提高了母牛的繁殖率,保證了一牛一年一胎,同時犢牛采用舍飼育肥壓縮了飼養時間,減少了人工、飼草料、防疫等成本,當年即可出欄,經濟收入較傳統養殖翻了翻。
說起養牛,科左后旗甘旗卡鎮海斯改嘎查額日很呼都嘎小組村民賽音笑的合不攏嘴,從去年開始他通過母犢分離技術飼養了11頭能繁母牛,頭幾天剛剛接了三個小牛犢,到年底前還能再接8個牛犢,與去年相比收入翻了兩番。賽音對記者笑呵呵的說道,在沒有實行“母犢分離技術”前,原來母牛兩年產一個犢,費用和現在一樣,現在母犢分離以后繁殖率提高了,喂點飼料,一年下一個犢,一年一個母牛費用1000多塊錢,下完犢直接賣的話最低賣個5、6千,這中間一個母牛剩下純利潤是5000來塊錢,家里11頭母牛算下來剩個5、6萬塊錢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