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期,隨著氣溫的變化,到我市各大醫院就診的患者逐漸增多,市區部分中小學、幼兒園也向學生家長陸續發送校訊通,提醒家長一旦學生出現感冒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提醒班主任,如果班級內發現感冒癥狀的同學,馬上通知家長帶回家,以免傳染。
昨日,記者從通遼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根據流感病毒的發病規律,我市即將進入流感樣病例的高發期。通遼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何玉龍博士提醒市民,若出現感冒、發燒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同時要做好個人防護,患了流感要采取必要的隔離措施,切不可帶病上班、上學。
當前我市流感病毒以H3N2為主
據何玉龍博士介紹,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四季皆可發病,但以冬春季發病較多。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極易發生變異,每隔幾年就產生新的病毒毒株。據通遼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流感網絡實驗室檢測顯示,今年我市流感病毒主要以H3N2為主。“從2009年開始,通遼出現H1N1流感病毒流行之后,已經有4年沒發生流感病毒流行的情況,按規律來講,流感病毒屬于周期性爆發,周期一般為5—8年,今年已經進入第5年了,預計今年我市可能會進入流感病毒的高發期。”何玉龍博士說,盡管我市流感監測哨點醫院監測結果并無明顯數據顯示流感高發,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流感在部分地區和單位出現了局部小范圍流行或聚集的現象,不排除出現大幅上升或暴發流行趨勢。
流感癥狀與感冒類似,
出現高燒38.5°以上情況應及時就醫
何玉龍博士表示,一般來說,我市每年11月至第二年的3月是流感流行的高發期,各個年齡段都有發病。流感的癥狀要比普通感冒癥狀嚴重,主要表現為出現高熱(38.5℃至40℃),除了引起咳嗽、發熱、寒戰、頭疼、肌肉疼痛、關節痛等癥狀外,還會引發細菌感染,引起支氣管炎及肺炎,甚至擴散至心臟和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流感病毒嚴重者,會造成合并性感染,引發肝、腎、心臟等多器官衰竭,最嚴重的后果可導致死亡。
“像孕婦、老年人和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比如腦血栓、糖尿病、心臟病、腎病等基礎性疾病的人,感染流感后病情容易加重,”何玉龍博士提醒說,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是流感病人,流感病毒通常是由病人的分泌物傳播,如飛沫傳染,一旦出現高燒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流感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早期發現、隔離、治療流感病人,接種流感疫苗是重要的預防流感的措施。“兒童、老人、孕婦、慢性病患者等抵抗力較差的人群應及時接種疫苗,孕婦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對產婦和胎兒均無影響,因為孕婦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后果會十分嚴重。”何玉龍博士說,今年接種的疫苗保護效果還是比較匹配的。
注意個人衛生,得流感后
不要帶病上學和工作,最好“家居隔離”
就流感的預防,何玉龍博士提醒市民,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的關鍵所在。“當前正值流感高發時節,市民要注意保暖,勤洗手,辦公室、教室、宿舍要多通風,少去人多密閉場所,如醫院、商場、網吧等場所,尤其是學校等集體場所,在適當保持室內溫度的情況下,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何玉龍博士說,市民還要根據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加強體育鍛煉,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帶有病毒的飛沫傳染給他人。
何玉龍博士希望借助本報提醒市民,生活中很多人對流感的認識還不夠,存在誤區,特別是有些人得了流感后不重視,不就醫,吃點藥堅持上班、上學,這種做法是完全不可行的。“流感非常容易在學校、辦公室、商場等人員密集的場所傳播,所以得流感后最好不要帶病工作和帶病上學,要采取‘家居隔離’的方法。”何玉龍博士提醒說,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要嚴防流感聚集性疫情,做好流感樣病例的排查工作,加強室內場所的衛生保潔及通風換氣,若出現流感聚集性疫情,要及時向轄區內教育部門及衛生部門匯報。
記者 張晶晶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