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抗日戰爭勝利后,與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訂了《雙十協定》,相繼又簽署了《停戰協定》,但不久蔣介石撕毀協訂,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發起全面進攻,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展開自衛戰爭。黨中央、毛主席做出了“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的戰略部署。1946年1月初,中共遼西省委組建了東科前、中、后三旗蒙古工作團。派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石為團長兼黨委書記,保安一旅副旅長李化民,一旅三團政委賀威,還有賴其正、張澤民、游曉峰等同志,為工作團黨委委員,工作團共由22人組成。由于新開辟地區,為保證工作團的安全,省委決定由保安一旅三團護送工作團進入東科后旗開展工作。在這之前,中央對蒙古地區工作問題有指示:①幫助其自治②不向蒙古人要東西③在下層培養干部。具體的辦法和步驟是:打土匪、搞清算運動,調解蒙漢關系,但應多照顧蒙古族人。(趙石,1946年撰寫的關于《進入博王府》一文)據趙石同志的材料,當時蒙古工作團干部力量的分配上是分三分之一人到康平,三分之二人到東科后旗。工作團到康平后,三團團長王歷初寫信給東科后旗旗長白德全,信的大意是:“保安一旅三團到貴旗吉爾嘎朗過春節,可否?”,白德全回信:“歡迎八路軍來我旗。”
1月15日,工作團離法庫,到康平留下6人,剩余16人配合三團,18日到小城子。當時恰逢白德全旗長給三團來信,說那里有反動分子及土匪,望三團協助予以解決之,白德全在信中還說,等第二次信后再過來。這時工作團已經來到東科后旗前恒日格屯。王團長接到白德全的拒絕信后感到很奇怪。可是工作團和三團首長商量,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來不及想那么多了,工作團與三團官兵一起繼續北進,于1946年1月21日,進入吉爾嘎朗街。東科后旗地方自治政府,見事已如此,只好接待工作團。1月21日下午5點,旗政府設宴招待工作團及三團領導以示歡迎。這時先期到達東科后旗的東蒙自治政府內防部長阿思根將軍、南三旗行署主任烏日圖及白德全旗長和內人黨本部的旺丹等也參加宴會。席間,保安一旅三團長突然向白德全提出:“先是你答應我們來,沒過兩天又拒絕我們來,這是怎么回事?”阿思根和烏日圖,也對工作團的到來表示“不速之客”,宴會場面很是尷尬。在這種情況下,趙石同志與西滿軍區呂正操司令員和李富春政委取得聯系,匯報了上述情況。由呂正操司令員出面,將阿思根邀到鄭家屯,與1946年1月25日簽訂了“呂阿協定” ①政治上,要走實現內蒙古人民解放軍和人民民主的道路。②把現有的舊軍隊改造成人民軍隊,共同配合作戰。③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群眾革命熱情;發動群眾,有領導地進行減租減息,反殲清算運動。④改造舊政權;建立為,人民服務的各民族平等,團結的革命政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