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民以食為天,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近日,為加強食品質量監管,保障公眾飲食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對食品、食品添加劑質量抽驗行動。在本次抽驗中,從通遼市生產、流通環節抽取的飲用水、牛肉干等7品批食品,經檢驗不符合標準規定,通遼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予以通告。
記者了解到,在抽檢中暴露出通遼市內個別食品生產企業,在原輔料購進查驗、生產過程控制、滅菌處理等方面存在缺陷,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對本次抽驗結果不符合標準規定的食品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對有關生產企業和被抽樣單位依法進行了查處,并要求相關企業和單位認真檢查,深入排查原因并進行整改,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記者了解到,瓶(桶)裝飲用水,特別是大桶水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原因包括:生產企業的環境衛生、工廠衛生條件不達標,可能會引起大桶水中的細菌菌落總數達不到要求;企業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格,管道清洗消毒不徹底,大桶水包裝清洗不徹底,造成了產品的污染;部分企業的生產設備和過濾裝置相對比較落后,生產工具不到位,造成質量不穩定;部分企業的產品出廠檢驗制度沒有完全落實。下一步,監管部門將督促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要求企業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和控制,改善工廠衛生條件,嚴格落實產品出廠檢驗制度;加強市場準入管理,對達不到生產許可條件要求的企業一律不予許可,完善市場退出機制;加強對大桶水生產企業的日常檢查,摸清底數,摸清企業可能存在的質量安全隱患,排查相應的風險,掌握大桶水生產企業的實際狀況。
多位市民在了解名單具體內容后紛紛表示:“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對名單內不合格食品的日常監管力度,讓市民喝到放心水,吃到健康食品,切實保護市民的食品安全。”
記者 丁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