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張春梅是政法戰線一名普通的***員,30多年來,她先后幫助多名特困學生,使他們從輟學的邊緣又重新回到了課堂,用她無私的母愛滋潤著孩子們幸福成長。
十幾年前,張春梅為貧困孩子捐衣服,她在孩子的衣服上縫了一個兜,里面放了一張紙條,紙條上寫下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并寫下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愿意,請撥打這個電話,我希望我能幫助你。就這樣有一天,張春梅的電話響了,是滿斗的一個小女孩打來的。在孩子怯怯的聲音里,張春梅知道,這個孩子叫烏云高娃,父親早逝,母親已有50多歲了,體弱多病,家里沒什么經濟來源,上學費用成了問題。掛完電話張春梅非常牽掛這個孩子,當時就來到了滿斗村。
當張春梅在當地老鄉的指引下,來到烏云高娃的家時,她的眼里閃爍著驚喜和激動,卻靦腆得站在那里不知說什么好,只是友善的看著她。烏云高娃的母親看到了張春梅像看到了救星一樣,滿是皺紋的臉上一下子綻開了笑容,她熱情的招待張春梅。張春梅拉過她的手說:“老姐姐別忙乎了,知道了你們的事情我必須來,這也是我和孩子有緣。”從聊天中張春梅得知烏云高娃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平時在家乖巧懂事,農忙的時候她在家洗衣、做飯、收拾屋,媽媽有風濕,她就從來不讓媽媽沾涼水... ... 張春梅聽著,心里涌動著溫情,這是一個多好的孩子啊。她大量這這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她那羞澀的笑臉如美麗的雛菊,她那雙本該細嫩的小手,紅紅的,糙糙的;再看看這個家,低矮的土房,墻角處只有兩個裝衣服的木箱子放在那里,家徒四壁... ...
張春梅把烏云高娃拉到自己的身前,撫摸著她的頭,溫柔地說:“孩子,你以后什么也不用想,就安心讀書就好,學得的事情你不用操心,阿姨來幫你。”小女孩和母親感激的點頭再點頭。
當時張春梅家里有兩個十多歲的一雙兒女正在讀書,婆婆有病,需要花錢治病,也需要人照顧。為了資助這個孩子,她舍不得花錢買一套名牌服裝,也舍不得為自己買一套像樣的化妝品。她把錢贊起來,時不時地給烏云高娃寄去,還給她買衣買鞋。又一次兒子相中了一個遙控機器人,要六十多元,兒子喜歡得不得了,央求張春梅給買,可是張春梅沒有同意,她用這錢給烏云高娃買了一個新書包,兒子知道后,非常生氣,說 媽媽愛自己很少,唉別人太多。聽了兒子的埋怨,張春梅對兒子說:“好兒子,你現在的生活不愁吃不愁穿,烏云高娃連基本的生活費都沒有,你少買一個玩具,卻能幫她很多,我們要有愛心,懂的關心他人。”她在兒子小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愛的種子。和她要好的朋友知道這事,說道:“你自己有兩個孩子都忙不過來,還委屈自己資助別人的孩子,你圖個啥呀?”“我啥也不圖,不就是少買兩件衣服,少吃幾頓飯的事么,這有啥呀,就當我生了第三胎了。”張春梅的語調是那樣平靜而堅定。
張春梅一直資助著烏云高娃,烏云高娃也是個懂事的孩子,學校很上進。有一次,她想認張春梅為干媽,這個還年幼的孩子抱著張春梅:“姨,你雖不是我的親媽,但勝似我的親媽呀,讓我叫你一聲媽媽吧。”看著小女孩那稚氣的臉上滑落的淚水,張春梅眼睛也濕潤了... ...
張春梅經常說好人有好報,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為他們捐贈衣物,為學校捐贈桌椅... ... 只要聽說 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孩子,她總要獻出自己的愛心。
熱心的女人,善心的媽媽,工作的狂人,這是別人對張春梅的評價。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兢兢業業,一摞摞的獎狀和榮譽證書,就是最好的見證。但是最讓她欣慰的還是她資助的孩子成績季報頻傳的時候,她的臉上總會溢滿幸福的笑容,她仿佛看到,她精心培育的生命之花欣然綻放。徐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