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在我們身邊,好人好事一直都在不斷涌現,很多人往往做了好事后,還不留名。科左后旗烏蘭敖道衛生院院長陳明,就是這樣的人。
2014年4月6日早晨,家住科左后旗的包某夫婦駕車回老家。駛近通遼市科爾沁區大林鎮高速公路出口處時,不慎發生交通事故,其妻子右腿大腿和小腿骨折。
當時是早晨6點多鐘,路上行人和車輛很少,包某在打電話呼叫120急救車未到情況下,急叫住了一個騎摩托車趕路的人,讓他就近幫找一輛救護車。那人騎摩托車走后沒過幾分鐘,一輛黑色轎車急速趕到。駕駛員立刻拎出醫藥箱,做緊急現場處置后,用自家車把傷員送到醫院。先到蒙醫科學研究所,一檢查發現是開放性骨折,于是又轉到民大附屬醫院,從1樓到12樓,又從12樓到6樓,一直等到病人被送入手術室后,那個人才悄然離開。
傷者脫離危險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這位救命恩人。通過多方打聽,最終在事后第7天通過在努古斯臺衛生院的親屬打聽到,這位恩人就是烏蘭敖道衛生院的陳明院長,據說這位院長在當地的口碑十分好,深受百姓歡迎。趕去叫人的是該村村民鐵柱,二位都與包某夫婦素不相識。
包某當即按照查找到的聯系電話給陳院長打電話,真誠感謝他的傾情相救:“陳院長可真的感謝您啊!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等我病好之后,一定會登門拜謝!”
陳院長急忙推辭說:“不用謝,換成別人也會這樣做,更何況我是一名醫生,豈有不傾能相助之理!您什么也不要說了,只要您能治好,早日康復出院,我就最高興了!”聽到此,包某感激地說:“謝是一定要謝,我們會來日方長的,我們夫婦倆也將會擁有一個德行高尚的好兄弟!”
一通感言之后,包某夫婦深深感到:一位如此醫德高尚、品行一流的鄉村醫生在當今社會真是彌足金貴,從他身上看到了人們所渴望的高尚的社會風氣,一個從心底自然涌出的無私相助的良好品行,一個當代“崗位雷鋒”的再現,一位鄉村醫生純樸而真情的善舉……
時代需要這樣的人,時代也在召喚這樣的人。包某夫婦再三拜托筆者,一定要替他們好好頌揚一下陳院長。是啊,我們應該大頌特揚這樣的人!但是筆者認為,無論多么華麗的辭藻,與陳明的善行相比都顯得蒼白無力。其實在我們身邊,幾乎每天都發生感人的事情,作為一個信息員,有責任盡可能地去發掘身邊好人,揚善、傳遞正能量,以此來推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每個人的“中國夢”的實現。(科左后旗交通運輸局 常文博13904753031)